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清华团队突破固态电池核心技术 电动车续航焦虑将成历史?

2025/11/28 15:37:13
0浏览

【本文转载自:qyc.500mm.cn】

2025年11月24日,全球汽车产业迎来重磅技术突破!清华大学研发团队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柔性装甲"固态电池涂层技术已完成中试,这项被业内称为"电池安全与低温性能双革命"的创新成果,将使电动车在零下30℃环境下仍保持90%以上能量输出,配合清陶发展同步推进的半固态电池量产计划,2025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真正进入"续航自由"的元年。

柔性装甲涂层:给电池穿上"防弹衣"

这项由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张强教授团队主导研发的技术,核心在于采用梯度复合纳米材料构建"刚柔并济"的防护涂层。不同于传统电池的刚性封装,该涂层厚度仅80微米却能承受每平方厘米500牛顿的冲击力,相当于给电池穿上一层"防弹衣"。

"我们通过170℃热箱试验发现,采用该涂层的电池包在极端环境下热失控概率降低92%。"项目核心成员李博士在技术发布会上展示的对比视频显示,传统电池针刺试验中3秒内即发生爆燃,而柔性装甲涂层电池仅出现局部温度升高,20分钟后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更令人振奋的是低温性能突破——在漠河冬季实测中,搭载该技术的样车续航衰减从传统电池的45%压缩至8%,-30℃冷启动时间缩短至28秒。

这项技术已申请国际PCT专利,预计2026年将率先搭载于某新势力品牌旗舰车型。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逢春评价:"这是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中里程碑式的突破,使我国在该领域专利数量占比提升至38%,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清陶发展打响量产发令枪

就在清华团队发布技术成果的同时,清陶发展宣布其能量密度310Wh/kg的半固态电池产线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这条规划年产能5GWh的产线,采用"原位固化"工艺解决了电解质界面阻抗难题,量产成本控制在1.2元/Wh,较传统三元锂电池降低18%。

"我们的半固态电池通过了1500次循环测试,容量保持率仍达86%。"清陶发展CTO王磊透露,首批产品将供应蔚来ET9车型,使这款旗舰轿车CLTC续航突破1400公里,10分钟快充可补充600公里续航。更关键的是,该产线兼容现有电池包尺寸,车企无需改造产线即可升级,这为技术快速普及扫清了最大障碍。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半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237亿元,中国企业凭借材料体系创新和量产能力,有望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高工锂电研究所预测,采用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售价将比全固态电池低35%-40%,2027年将成为中端车型标配。

续航竞赛改写行业格局

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正在引发连锁反应。比亚迪股价在消息公布后单日上涨7.2%,其研发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与清华涂层技术结合,使海豹07车型续航突破1200公里;特斯拉紧急调整4680电池量产计划,将硅基负极比例从10%提升至20%;而大众集团则宣布追加20亿欧元投资,与国轩高科合作建设固态电池实验室。

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将是购车决策的彻底改变。"续航焦虑正在从购车痛点转变为基础配置。"汽车分析师张翔指出,2025年上市的30万元以上电动车中,已有83%将续航1000公里列为标配,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充网络覆盖率年内将达65%。北京车主王先生的体验颇具代表性:"上周开半固态电池试驾车从北京到济南,全程530公里表显续航还剩210公里,中途喝杯咖啡的时间就充到80%,这在半年前根本不敢想。"

但技术迭代也带来新的思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陈士华提醒:"当续航不再是瓶颈,车企竞争应转向安全冗余、回收利用等更深维度。"数据显示,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仅38%,固态电池中贵金属回收技术尚属空白,这些都需要全行业协同解决。

这场由中国团队引领的电池技术革命,不仅改写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图,更重塑了全球产业链格局。当清华"柔性装甲"遇上清陶量产"加速度",我们或许正在见证燃油车时代彻底落幕的开始——不是因为政策限制,而是因为技术创新终于让电动车在用户体验上实现了对传统燃油车的全面超越。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2808
6.75万
1937
5.41万
2888
6.36万
848
5.24万
617
1.24万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