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车辆多年没有出险、续保之时却要涨价,原因究竟是什么?

2025/9/7 13:02:39
0浏览

周末话题:

有媒体报道称湖南郴州一名车主在购车之后连续八年在同一家保险公司投保车险,期间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是2025年续保时却出现保费上涨的情况,车主对此表示难以接受。同时,有读者朋友称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不过销售人员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原因为行业自律要求不得赠送相关权益(返点),汽车保险价格本就是动态可调的。

这样的解释有说服力吗?

关于汽车保险费用上涨的话题主要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可是近期出现保费上涨的车辆是包括燃油车的;所以该话题不限定于某一种车型,但是客观上还是需要具体到车辆品牌、款型和车龄的,因为保险成本会依据不同车辆存在较大差异。

售价相同的汽车在维修成本方面不会完全一致或大致相当。

假设都是售价10万元的汽车,A购买的是一款在售的畅销车,比如吉利帝豪、大众朗逸、日产轩逸等等;这些车的保险费用会大致相当,因其不仅售价相当,同时车辆维修和配件成本也是相当的。而B购买的汽车是一款停产车型且品牌都已经不在了,比如菲亚特菲翔、三菱劲炫、Jeep自由侠等等,这些车的价格哪怕也是10万元,其维修成本和配件成本一定更高;原因正是品牌退出国内市场,于是车辆的配件也会非常难找,即便找得到也是价格偏高的,那么这些车的保险成本显然会高于前面那些在售畅销车。

保险成本决定保险价格。

保险价格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具体车辆的维修成本,车辆行驶里程和对应车况,车辆的出险记录和违章记录,等等。所以保险的价格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同价位的车辆也不会都大致相当。可以说有一些事故率整体偏高的车辆,或者是停产停售车辆,其保险价格高一些也会是合理的。

同时,保险价格也是可以“随行就市”的,经营成本决定价格的上涨或下调。

保险在一些汽车用户的心目中是存在误解的,总有一些车主认为保险是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保障;然而只有交强险有这样的性质。其余的汽车保险还有另一个名称:商业车险!这些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推出的商品,保险公司是“卖家”的角色,车主自然会是“买家”的角色——两者只是交易关系,保险只是其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保险公司的角色是企业、是公司,不是公益团体。

要知道保险业属于金融业,创办保险公司的初衷是玩金融而不是玩情怀。

任何商品都可以依据经营成本、市场动态和规律进行商品价格的调整,可以是降价,也可以是涨价;这是无可厚非的,所以车险保费的价格波动再正常不过。至于没有出险记录的车辆也会出现保费上涨,这其中会有上述几乎所有因素的影响。

再看一组数据:

2025年上半年财险公司经营的车险原保费收入为4505亿元,同比增长4.5%;纳入统计的66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车险承保利润188.2亿元,同比增幅接近40%。

汽车保险业看起来是欣欣向荣的,但是依然有21家中小险企出现承保亏损!比如大家财险、黄河财险、锦泰财险、富德财险、前海联合财险等等,这些保险公司面对亏损的压力,能否以提高保险价格的方式去扭亏为盈呢?作为合法的商业经营活动当然是允许的,也确实有必要这样操作。

所以面对保险费用上涨的情况不用觉得惊讶,很有可能是自己的选择导致的结果;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可以换其他保险公司询价,总有能给出更低价格的保险公司,正因为保险业属于金融业,是允许合理竞争的,不用为一家的价格纠结。

标签: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2476
6.45万
1753
5.11万
2630
6.16万
641
4.99万
518
1.06万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