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产业创新发展已非单打独斗 北奔重汽带了个好头
伴随汽车产业“新四化”的飞速发展,重型汽车正处于智能化、电动化的高速发展期,为了进一步探讨未来重卡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7月18日,由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多家单位主办的“2025重型汽车创新发展国际学术与产业融合大会暨新技术发布会”在包头举行。
01 重卡产业正在深度重构
当前,在“双碳”目标与全球能源转型的驱动下,中国商用车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技术革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约8.2万辆,市场渗透率13.6%;2025年一季度,渗透率快速增至19.7%,4月终端市场渗透率首次突破20%,新能源重卡已经成为支撑市场增长的核心力量之一。
并且,在“双碳”目标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驱动下,重卡动力系统多元化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包括纯电动、氢燃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甲醇等多种技术路线“百家争鸣”。
同样在智能化方面,在政策的支持下,重卡智能化发展迅速。智能化技术不仅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降低交通事故,提升车辆安全系数,更有利于提升重卡产品力,提升产品品质,推动重卡产品高质量发展。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聚焦与突破,高阶自动驾驶在重卡领域或有更为快速的发展。
“重卡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纯电动、氢能、混合动力、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技术快速演进,正在深度重构市场格局。”北奔重汽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洪彰勇在致辞中表示,推动重卡产业创新发展,已非单打独斗所能完成,需要整个产业链协同合作,更需要“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本次大会的召开,正是北奔重汽深化“产学研”协同、强化创新驱动、拓展全球视野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北奔重汽新技术、新成果、新形象的一次集中亮相。
据介绍,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顶尖高校、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聚焦新能源技术、氢燃料技术、智能网联架构、自动驾驶控制、整车平台开发特种车开发等关键领域,分享最新科研成果,研讨核心技术趋势,探索协同创新路径,在行业“内卷”的时代,找准定位、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02 为重卡行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决定未来竞争力的,不只是产品本身,而是能否在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融合上持续突破,在系统架构上形成自主能力,在生态协同中构建可持续的创新闭环。
为此,北奔重汽技术团队正围绕“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差异化”四大方向,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技术体系,推动重卡产品向“绿色、安全、智能、高效”全面演进。
同时,北奔重汽也正在加快迭代纯电动平台,推进超充、互充技术的研究和市场化,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持续推动混合动力和氢能源重卡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加深与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推动更多成果从实验室、工厂走向实际场景,从样车走向产业化,从前沿技术走向海内外市场。
回顾北奔发展史,1988年北奔重汽全套引进德国奔驰技术成立,开启了发展征程。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直属大型重车制造企业、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属地重卡企业,北奔重汽紧跟国家形势与市场节奏,践行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转型发展新能源。
目前,北奔重汽已经集成了新能源重卡行业生态链、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了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资源共享体系,实现了纯电动、氢能、甲醇和混合动力汽车全系列、全谱系的新能源重卡生产资质和产业布局,推动了新技术、新产品装备制造相关产业集群落地。并且在服务国防建设上,北奔产品秉承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长寿命等特点,广泛服务国家装备能力建设;此外在推动产业发展上,北奔重汽也完成了智能、自动驾驶、超充等技术研发,全力打造重卡行业新优势,坚定推动中国重卡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发展。
据悉,北奔重汽已全面布局智能重卡,目前重载牵引车和矿用宽体车已达到L4级无人驾驶水平。预计到2025年,北奔重卡将进入L5级无人驾驶水平,真正实现全区域、全天候无人驾驶。北奔重汽智能化装备平台已经可以智慧调度重型标载牵引车、重载牵引车、AGV平板车、宽体车、中型专用车以及轻型特种车。其中北奔车联网是基于兵器集团北斗技术,自行开发新能源数据远程监测、北斗鑫车队管理服务、E智行APP、车联网大数据分析等6个子平台,通过车联网大数据分析平台,赋能用户,提升新能源智能化水平。
北奔致力于成为重卡行业绿色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结合“新质生产力”和“新四化”发展要求,打造智慧口岸、智慧港口、智慧陆港、智慧园区、智慧厂区、智慧矿山六大智慧场景,促进重卡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快速实现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跨越。
面向未来,北奔重汽也将始终锚定“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重卡企业”目标,坚持以“1+5+2”业务板块为牵引,通过专业化技术赋能,为特定场景用户系统制定产品解决方案,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走高端化、差异化、国际化发展之路,为重卡行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推动装备建设迈向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