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案例解读:乘客“开门杀”致电动车驾驶员八级伤残,司机赔200多万

2025/10/19 10:52:06
0浏览

回顾:

2023年6月9日,司机徐某驾驶小汽车搭载乘客徐某,车辆行驶至汕头某路段;后司机徐某将车辆停靠在路边,车辆与路边留出大约1米的间隙。此时乘客徐某打开了车门,而在此同时电动车司机刘某骑行车辆经过该间隙并与车门发生碰撞。

碰撞导致刘某连人带车摔倒在地。

事发后司机刘某驾驶车辆载刘某到医院就诊,同时报警。

然而碰撞造成刘某颅脑严重损伤,伤势鉴定为一级和八级伤残!司机徐某被认定为负事故全部责任。徐某后提出异议并申请复议,但最终维持原认定结果。

为何这起事故要在两年后拿出来讲呢?

原因是电动车司机刘某已昏迷逾两年,期间必然会产生高额的医疗费用;刘某家属先后两次起诉肇事人徐某;后汕头市龙湖区人民法院立案,公开审理了该案件。最终法院认为交警部门对该案件的事故事实和责任认定没有争议,被告人徐某驾驶的小型汽车在被告人保公司处投保交强险,被告人保公司应当在交强险限额内承担责任。但是交强险的赔偿额度是相当低的,医疗费用最高赔偿1.8万元,死亡伤残最高赔偿18万元;不足部分则需要由肇事人自行承担,徐某不论有无赔偿能力,其固定资产和后续薪酬都得用于偿还相关费用。

一定要谨防出现“开门杀”的情况。

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路段靠右停车时,车辆要尽量靠近路边;也就是让后方驶来的非机动车尽量从车身左侧绕行,人员均从右侧车门下车。同时司机应当尽到提醒责任,在乘客准备下车之前应当通过车外后视镜进行有效观察,确认安全之后才能允许乘客下车;在该案例中,司机徐某显然没有尽到提醒乘客观察的责任,承担赔偿责任也是无可厚非的。

类似的案例也在出租车和网约车上出现过,责任划分基本都是以司机为主,或者也是司机占全部责任;因为作为营运车辆,司机是必须进行提醒乘客安全乘车(包括上下车)的责任的,所以乘客造成的“开门杀”也往往需要司机去承担后果。

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要求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非机动车和行人要靠右行驶;所以在该案例中的受害人刘某并无责任。

至于有些网友认为其颅脑损伤可能存在未佩戴安全头盔的情况,然而目前没有相关资料可进行确认;但即便其未佩戴安全头盔,该事故也并非由刘某造成,事故发生原因和是否佩戴安全头盔并综合结果分析实际没有因果关系,所以刘某无需承担责任。

但是电动车驾驶员们也都要引以为戒,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建议私家车一定要加上300万标准的第三方责任险。

“责任交通事故”指的是占有全部或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以负全责为参考,肇事司机是需要承担无责任一方所有损失的;交强险的作用就是对“责任交通事故”对方损失的赔偿,但是其仅能赔偿财产损失2000元,剩余则是上述的医疗费用1.8万元和死亡伤残赔偿的18万元,共计20万元。

其标准在与豪华汽车的碰撞、与非机动车或行人的“责任交通事故”中往往是杯水车薪的。

徐某的案例就是最佳参考。

此时如果要有300万的第三方责任险,司机徐某也就没有什么压力了;因为第三方责任险的作用和交强险相同,都是用于“责任交通事故”赔偿对方损失的险种,所以对于普通汽车用户而言,这一险种是绝对有必要的。而且可以说一定是经济能力越弱则越需要第三方责任险,相信诸多汽车爱好者近期都关注过车评人陈震的案例,其造成的交通事故不需要保险,陈震也能赔得起,可是换位思考的话,你有这个能力吗?

想一想吧。

司机总会疲劳,也难免会分心,谁也无法保证一定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这就是需要保险来为司机和司机的家庭兜底的原因。

关于上文提到的出租车和网约车的话题还有必要进一步讲解,简单来说,出租车和合规网约车是没有后顾之忧的;但如果是没有双证的网约车,其本质还是私家车(非营运车辆),那么这些车私自参与营运的话,保险是不承保的,其造成的一切后果都只能由司机自行承担。无证网约车司机要注意。

标签: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2640
6.61万
1853
5.27万
2745
6.25万
745
5.13万
562
1.15万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