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央视曝光:合规企业抢不过小作坊,退役动力电池流向了哪里?

2025/10/15 11:25:18
0浏览

央视财经节目报道:

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140万辆,首批享受8年质保的动力电池已进入退役期。叠加“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本应该让退役动力电池迎来高峰期,但现实却是合规回收企业犯难,动力电池行业出现回收乱象,合规企业在回收环节抢不过小作坊。

合规企业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在厂房、环保、技术方面均需要先期大量投入;以至于单吨动力电池拆解成本超过3000元!而小作坊只需要几十万元的投入即可开工,同样的单吨电池拆解成本可以低至1500元以内。于是小作坊既可以高于合规企业报价20%到30%的价格抢货,诸多动力电池通过小作坊流入了本不该出现的市场里。

退役动力电池流向了哪里?

在合规企业电池回收成本居高不下的阶段里,可以说总会有一些动力电池流入小作坊;这一现象很难杜绝,除非对不合规企业和责任人进行重罚,但以风险收益和犯罪成本的不对等的客观事实来看,小作坊总会像蝗虫一样的难以杀灭。所以现在作为电池市场用户则需要搞清楚汽车退役动力电池的流向,在选购动力电池产品的时候要注意甄别。

常见的流向有:

  1. 家庭储能系统
  2. 车辆储能系统
  3. 电动两轮车、三轮车动力蓄电池
  4. 工程机械车辆用动力蓄电池

家庭储能系统在现阶段已经比较常见,不论是配合光伏还是小型风电系统,发电系统都需要一套储能柜;因为就算是光伏板也是不储能而只发电的,所以必须配套储能电池。可是储能电池对安全性能的要求要更高,毕竟储能电池系统可能会安装在室内。但是用全新的锂离子电池组装储能电池柜的成本较高,即便是用磷酸铁锂电池,其成本也会在0.8~1.0元/瓦时左右。

反之,如果价格过于低的话,其电池则很有可能是电动汽车或混动汽车拆解下来的旧电池。

除家庭储能系统以外,房车储能电池、电动叉车、农机具领域里也有一些旧电池的应用;如果是合规企业拆解并投入梯次利用的电池,其可靠性和PACK工艺都会有保证。但如果是小作坊组装的电池组,即便其没有暴力拆解,但在焊接组装电池组的过程中也很难保证施工工艺,电池组出现热失控或短路起火的概率会比较高。

使用汽车退役电池最多的领域是电动自行车和电摩市场!

许多外卖车、快递车或年轻人的改装电摩,其使用的锂电池价格普遍偏低;而锂离子电池的造价高是公认的事实,所以这些电池的来源是基本没有争议的。可是改装锂电池组往往没有质保,充其量会有一个月或三个月的质保期;可是各类电动车的使用环境又普遍偏差,车辆在长期的颠簸过程中,动力蓄电池难免会出现安全隐患。

需要注意的领域大致有这四个。

电动两轮、三轮车在更换锂离子电池组的时候,建议到品牌门店售后更换;售后提供的电池不论是全新电池还是退役电池,其都会为电池和整车提供必要的质保,作为用户也便于如果车辆出问题之后的追责。储能电池一定不建议使用梯次利用电池,尤其是车内有大量木质结构和配置的房车;家庭储能系统可以考虑成本更低且能量密度尚可的钠离子电池,电池柜也要有完善的温控系统。

关键点:

完善全领域法规,强化监管体系,谁生产谁回收,谁制造谁负责;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从根源上杜绝小作坊抢购汽车退役电池的情况;对于化学电源生产制造企业和汽车生产制造企业而言,应当在溯源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保证机制。企业或应当对其销售的汽车产品承担责任,对于车辆装备的动力电池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控。

同时监管系统也应当设置奖惩机制,或可以参考双积分机制。

汽车动力电池虽然在环保方面要比铅酸电池更理想,使用的材料基本没有重金属材料;但是想要不造成电池污染的话,客观上还是需要合规企业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梯次利用和二次制造的,否则以汽车巨大的电池用量和可以预见的电动汽车巨大的保有量来看,电池污染问题也绝对不容忽视。

监管机构和上中下游企业都需要动起来了。

标签: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2626
6.6万
1847
5.26万
2730
6.24万
737
5.12万
557
1.14万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