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连续4月登上投诉榜单,长安UNI-K投诉风波持续发酵

2025/10/11 13:40:22
0浏览

长安UNI-K(参数|询价)的投诉风波已拖至第四个月,车质网榜单上始终有它的名字。月销不足千台,投诉量却压过不少热门车型,“销量-投诉比”离谱得远超行业线;但更令人不满的是,长安汽车始终对车主的诉求视而不见,只是忙着下架媒体、大V的发声内容。在这次的投诉风波中,长安国资大厂的担当荡然无存。

2025年10月初,车质网9月投诉榜新鲜出炉,毫无意外,长安UNI-K依旧位于榜单前列,甚至比8月第八名的成绩,还往前冲了4位,以143起投诉稳居第4名。核心问题没半点新意,还是老两样:系统升级滞后、变速器顿挫。从6月到9月,这款车就没掉出过投诉榜前30名,四个月连续在榜的UNI-K,成了行业里“问题顽固”的典型。

翻数据更触目:2025年6-9月,UNI-K的投诉量分别是143起、86起、106起、143起,四个月加起来足足478起。别光看数字,得结合销量算——它目前的月均销量还不到1000台,反观那些和它投诉量差不多的车型,月销基本都破万。这么一对比,UNI-K的“销量-投诉比”有多离谱,就不用多说了吧。

车主的投诉的问题主要有:系统升级滞后、变速器顿挫、影音故障、车窗失灵等。其中,系统升级滞后和变速箱顿挫这两个问题,堪称“两大沉疴”——从2021款到2024款,燃油版到混动版,没一款车能躲开,从去年开始就反复冒头,成了甩不掉的“老毛病”。在9月的投诉里,有的车主表示“买车到现在,车机就没升过级”,旧版本卡得要命,导航要么指错路,要么直接失灵;至于长安自研的七档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低速换挡时顿挫感特别明显,有车主开了两万多公里后,抖动变得更加严重了——据说这问题在长安多款车上都有,说到底就是换挡逻辑有问题,零件耐用性也不过关。

一位2021款UNI-K 2.0T卓越型车主说,导航版本老得离谱,和实际路况对不上就算了,还总提示“无法打开”,系统说“内存不足”,可自己没装任何额外软件。这车机“隔几天就得重启一次”,更危险的是,行驶中还突然死机黑屏,差点影响安全,发动机抖动的问题也一直没解决。

另一位2024款2.0T两驱悦尚型车主也吐槽,车机同样“停更”,导航规划路线全是错的;还有车主直言“低速换挡时顿挫得像‘闯车’,去4S店说‘正常’,根本不管”。显然这些都不是个案,车质网不断新增的相关投诉,都是用户对长安不认可的一个表现。

面对四个月的集中投诉,长安汽车的处理方式令人心寒,全程“冷处理”。针对用户提出的核心诉求不做出正面回应,更不行动。让车主寒心的是,长安把研发、服务资源全往深蓝、启源这些新能源新品牌堆,而曾经扛着“品牌冲高”大旗的UNI序列,早被悄悄“放弃”了:UNI-K的系统维护、技术更新全停了,整个序列从“冲高先锋”变成了边缘角色。

当初车主选UNI-K,图的就是对长安“高端序列”的信任,觉得这车型承载着品牌向上的心思,肯定能有持续的保障。可现在呢?长安一边砸钱搞新品牌,一边把UNI车主抛在脑后,之前说的“冲高承诺”早成了空话。从“满心期待”到“被当弃子”,这分明就是长安汽车给车主的“品牌背刺”。

作为国资大厂,保障用户权益本是最基本的责任,可长安汽车连这点都做不到:车主投诉不管,媒体、大V说句实话,不沟通解决就算了,还直接投诉下架内容。更该问的是,从6月上榜到9月冲到第4名,投诉量8月刚降点,9月又弹回143起,用户的核心诉求

连续四个月的投诉声里,长安所谓的“解决努力”到底在哪?是藏在新品牌的研发经费里,还是躲在封堵声音的操作里?** 这种“躲问题不解决问题”的做法,根本配不上“负责任大厂”的名头。

对长安来说,新能源转型是趋势,但早期用户的信任才是品牌的“根”。连续四个月的投诉榜,不是数字游戏,是车主实实在在的痛点。要改,就得动真格:立刻成立专项小组,把车机升级的时间表、变速箱问题的解决方案列清楚,兑现迟到的承诺;更得建老车型服务保障机制,别把资源倾斜变成“甩老用户”的借口。只有守住“第一批信你的人”,转型才能站得住脚,不然耗光的不只是用户信任,还有国资大厂该有的责任和口碑。

标签: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2627
6.6万
1847
5.27万
2735
6.24万
737
5.12万
557
1.14万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