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以欧阳明高教授的思路“炒电”,电动汽车能实现免费充电甚至赚钱吗?

2025/9/16 11:02:22
0浏览

有新能源动力系统、交通电动化专家,中科院院士,电机工程学会会士,清华大学教授,国际交通电动化期刊eTransporttation创刊主编等等头衔欧明明高院士,近日帮助电动汽车用户和准用户们算了一笔账;通过电动汽车炒电,那是可以赚上八万元的哦。

看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还有一点小兴奋。

不过看完其在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的讲话之后,似乎又产生了一些疑惑。

以下为部分讲话内容:

我们都是搞汽车的,大家现在卷市场,一块一块钱的卷;卷成本卷的太厉害;其实有一块价值洼地,大家没注意,就说我们要搞“车网互动。”有可能电动汽车充电免费,甚至还能挣钱;这个大家总觉得是天方夜谭,你的车怎么还能挣钱呢?本来好多人都要反对你这个电动汽车,你现在是不是为了怕人家反对,你就是忽悠说电动汽车能挣钱呢?实际上这是真的。我们现在的磷酸铁锂电池一般来说衰减到70%可以满充满放多少次呢?3000次。现在的日历寿命是10~15年,就是10~15年你用不完也废了;那么现在续航单次是500公里,500次循环,满充满放就是25万公里。

一个家用轿车用10~15年也就是25万公里,不太可能超过这个(标准)。

那它富余了2500次循环,按70千瓦时的电池包总量,你一算,最大可储能炒电多少呢?15万度。就说这价差是两毛钱,价差也是3万;现在不止两毛钱了,南方都是5毛钱价差,那就是七万五、八万了!这个地方有八万块钱了。甚至跟我们有些及哦啊车的价格都差不多。大家想想这是什么概念。所以要把眼睛放远一点,不要总盯着那个供应商的钱,对吧?


如何理解欧阳明高院士的讲话呢?

实事求是的说,笔者不理解欧阳明高院士想要表达什么。

首先其所谓的磷酸铁锂电池有3000次完整循环充放的使用寿命,这是平均水平吗?现在并没有相关数据支撑。且就算是有对应的使用寿命,可是有多少电动汽车的真实平均续航里程可达到500公里?其标定续航里程能有500公里的话,夏季用车要缩减15%左右,冬季用车要缩减40%左右;对应的是用冷风和暖风,该数据是平均值,是会出现在汽车能耗标识上的数据,所以实际用车充电循环次数要多得多。

并且即便有“车网互动”的充电桩且规模化应用,这又会带来另一个问题。

假设随处都有互动充电桩,也就是可以反向充电的充电桩;那么车主就能晚上充电、白天卖电,从而以“炒电”的方式赚取差价。

在合理安全时间的前提下则每天都可以卖电。

去掉有其他时间规划的天数,按照一年卖电300次为参考;十年就是3000次!也就是说汽车连开都不用开,十年就得让动力电池达到报废的程度。可是用车是必然的,所以如果“车网互动模式”普及开来的话,动力电池在车辆上的实际使用时间可能是根本达不到八年的。

那么到时候更换动力电池的成本难道不用考虑吗?

对于车主而言,八年内的质保期或许可以免费更换电池组;但是相信车企是不会给予其免费更换电池服务的,因其销售的是汽车而不是转卖电能用的侧储能设备,用途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车辆质保。

车主炒电和车企有什么关系?

不要总盯着“供应商的钱”是对的,但是车主炒电只会给车企带来更多的麻烦和成本压力;麻烦在于要不要给车主正常质保动力电池,其用途的变化会大幅缩减电池的使用寿命,质保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不质保则难免大量流失用户。所以“车网互动”的方案其实是给车企带来一个大难题,车企是无法通过用户的车辆综合该互动模式去盈利的;即便可以通过自建互动充电桩网络来赚取差价,可相较于不得不承担的动力电池组更换成本,其代价也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并且车辆以超高频率进行超高压充放电,其考验的不仅是电池的使用寿命,更是电池、车辆散热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与稳定性。

看到这里实在是看不出“车网互动”模式对于车主和车企而言究竟有什么价值洼地。

标签: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2509
6.48万
1777
5.14万
2648
6.17万
658
5.02万
529
1.09万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