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全球车企半年销量18强简析
格局重塑还在继续。
状元、榜眼地位保持不变,但后面十几家已经乱成一锅粥。
2025上半年,一股来自东方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冲击着全球汽车版图。
在《汽车K线》统计的半年销量突破100万辆的全球18家上市车企集团中,6家中国车企杀入榜单,占据三分之一席位,尤其是3家中国上市车企跻身全球TOP10,为历史首次!
包括比亚迪、上汽、吉利等中国汽车公司合力贡献千万级销量,迅猛增长态势令传统跨国豪强,再也无法忽视这股力量,在汽车资本市场正在掀起冲击波。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末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共有10家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其中跻身全球销量TOP18的6家中国车企悉数上榜(榜单统计周期内,长安汽车仍隶属于上榜企业兵装集团)。
比亚迪较2024年提升52位,位居第91位,首次进入TOP100;吉利控股集团上升30位,列第155;奇瑞控股集团排名更是提高152位,位列第233。
而在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下,全球贸易环境愈发复杂,导致与美国市场关联度极高的日本、欧洲车企,受到显著影响。
可即便如此,上半年全球TOP18销量合计超4000万辆。其中,仅6家销量同比下滑,全球汽车巨头整体表现依旧较强。
01
头部阵营仍由丰田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牢牢把持。
丰田汽车以销售554.49万辆(含大发与日野)、同比增长7.4%的绝对优势,稳坐全球No.1。
丰田领先第二名大众汽车集团的优势已超百万辆,并逆势上调全年产量目标至1000万辆。
在供应链波动、需求分化的复杂环境下,其深厚的底蕴与均衡的全球布局,展现出强大韧性。
9月25日即将启用的“Woven City”,通过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和AI技术的集中融合运用,昭示着丰田在未来技术领域的雄心。
正值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之际,“乱世买丰田”,含金量还在持续攀升。
大众汽车集团虽居亚军之位依旧安稳,但上半年全球销售440.53万辆,同比微增1.3%,增速低于TOP18平均10.05%的增速。
转型阵痛与行业竞争加剧,让这家德国汽车巨头正面临严峻挑战。尤其在其最为重要的中国市场,正遭遇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力冲击。
与丰田立足混动后,再逐步推进电动化不同,原本“ALL IN”电动化的大众,突然掉头押注混动,与宝马、奔驰等其他德国车企一样,仍然离不开内燃机。
02
相比头部阵营遥遥领先,榜单TOP10中的中坚力量,却有些错综复杂。
由现代汽车与起亚组成的现代汽车集团,上半年销售365.42万辆,同比增长1.06%。
虽然在中国市场日渐式微,伺机反扑,但现代汽车集团凭借高性价比和可靠品质,在欧美市场持续发力。尤其在产品设计、技术积累和全球化运营效率上的优势,让其稳居全球第3。
位列其后的通用汽车,想必也对韩国同行的高效深有同感,不然也不会选择与现代汽车合作开发新车,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曾霸榜全球车企老大位置长达80年的通用汽车,今年上半年销售298.8万辆、同比增长6.7%的表现,主要依赖北美市场对于皮卡和SUV的旺盛需求。但它与老对手大众和丰田的距离越来越远。
当然,通用汽车电动车销量在今年二季度翻倍增长,着实令人眼前一亮,看得出通用汽车在电动化转型上下了一番功夫。另外,上半年在中国市场努力追赶的合资公司上汽通用同样做出了贡献。
然而,另一家美国汽车巨头——福特汽车表现平平,上半年销售215.5万辆,同比下滑1%。
就如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所说,“相比中国电动汽车,美国已经落后了。”
福特汽车销量之所以小幅下滑,其在电动化转型中遇到困难就是重要原因之一。2025年全年,福特汽车很可能被比亚迪超越。
位居第五的Stellantis集团,上半年销售269万辆,同比大幅下滑8%,即便融合FCA和PSA两大巨头,依然成为TOP10中跌幅最大的汽车集团。
北美市场已无法完全复制曾经的辉煌;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除了因零跑汽车海外业务和玛莎拉蒂可能会被中国卖家收购的消息受人关注外,几乎已无存在感。
此时再看其前任CEO唐唯实的离开,是明智之选。
03
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行业最大亮点,无疑是中国车企集团的强势崛起。
尤其是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三家跻身全球TOP10,成为全球汽车不可忽视的力量。
比亚迪凭借现象级表现,成为TOP10增速之最。
其不仅霸榜中国上市车企销量榜单,更已成为全球电动化浪潮的核心推动者,在欧洲、东南亚、澳新、中东等地快速扩张,实现海外销量占比显著提升,甚至在多国将特斯拉甩在身后,锋芒毕露。
当过中国车企多年“老大哥”的上汽集团,在一连串内部改革之后,已在国内市场快速找回状态。至于海外业务,上汽以MG品牌为着力点,在欧洲关税压力之下,仍表现出极强的市场竞争力,现已成为欧洲销量最高的中国品牌。姜,还是老的辣。
吉利控股集团更是多点开花,依托吉利、极氪、领克、沃尔沃等品牌组成的庞大产品矩阵,构建了从主流到豪华、从燃油到纯电、从乘用车到商用车的全方位覆盖,可谓布局深远。
另三家跻身榜单的中国车企集团,奇瑞控股集团早已是中国汽车出海的先锋,而中国一汽、长安汽车作为“国家队”代表,则通过新能源、高端化加速布局,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
已升级成为第100家中国央企的长安汽车,更是将打造世界级品牌、跻身全球汽车品牌前10作为目标。
04
中国军团今日的一跃而起绝非偶然。庞大的本土市场提供了规模基础,而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则构成其核心竞争优势。
正是依靠体系优势,让中国车企加速创新,从而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并实现降本。
与丰田并称为“日系三强”的本田、日产,在全球市场遭遇滑铁卢,一直徘徊在整合绯闻之中,核心原因就在于未能适应如中国这样的关键市场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
宝马、奔驰等传统豪华品牌也因国际经济贸易不确定性和中国本土高端品牌的挤压而销量下滑。
只有铃木凭借在印度市场的强势表现,成为榜单中增幅最高的车企。有意思的是,铃木已经退出中国。
特斯拉虽然因销量波动没进入半年百万辆俱乐部,但谁能小看这支不到20年崛起的新力量呢?
Views of AutosKline:
当比亚迪、吉利们依靠对全球用户需求的洞察,实现在销量榜上不断跃升,全球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由中国力量主导的剧变。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任何巨头都无法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这场重塑全球汽车格局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不过,当诺基亚在欧洲起诉中国头部车企,外媒报道中国车企巴西用工问题……都给中国上市车企出海一个重要警示,要为海外市场遇到挑战做足准备。
否则,中国车企很难进入TOP5。
取得成绩,更要看到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