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汽车产业的强大产业联动效应和高新技术吸附性,它一直被许多国家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通常被看作是国家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象征,甚至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作为汽车企业的掌舵人,既是左右企业命运的决策者,又是宏观经济下的弄潮儿。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汽车行业乃至整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选车网》在所有的汽车企业家中,根据其在2017年对企业和整体经济做出的成绩和贡献,评选出三人加冕汽车行业经济人物。
他们分别是: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知豆电动汽车总裁鲍文光。之所以评选这三名企业家为汽车行业年度经济人物,原因在于他们在2017年所做的事情对中国汽车产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历史性的影响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此评选不受任何商业利益影响,也不举行颁奖仪式。我们只想让他们的事迹,从繁杂的历史事件中凸显出来,我们只想在中国汽车历史中记录下这一笔。
- “全球公司”董事长李书福
-
前不久,李书福巨资入股戴姆勒集团,成为该集团具有表决权的最大股东,此举标志着吉利正在由中国本土企业向全球公司转型升级。同时,李书福开创了民企依靠资本力量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新路。......[详细]
- 吉利三大品牌共荣发展
2017年是李书福的“丰收年”。在车市惨淡的背景下,吉利集团旗下的吉利、领克、沃尔沃三大品牌却一路高奏凯歌,实现了共荣发展。
去年,在乘用车市场微增长的大环境下,吉利品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乘联会数据显示,2017年,乘用车整体增幅仅有2.2%。而吉利品牌乘用车的销量居然从2016年的78.4万辆,一跃上升为124.2万辆,增幅高达58.4%。
吉利不但在中低端市场走得顺风顺水,旗下高端品牌领克同样战绩不俗。上市前,6201辆领克01已被全部预定。开始发售后,上述车辆在137秒就被抢购一空......[详细]
领克01发售137秒就被抢购一空
沃尔沃在中国总销量突破11万辆大关
- 借力资本市场吉利走向国际
吉利从1997年进入汽车领域到现在走向全球公司,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通过收购,战略上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化程度迅速提高。
在外界看来,吉利走向国际化的每一步都有资本如影随形。吉利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2005年上市,顺利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为进一步通过海外并购走向全球化的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2006年成为锰铜最大的控股股东,这是吉利第一次迈向国际化的海外并购。2010年,吉利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被视为中国汽车行业最成功的对外收购之一。2017年,李书福先后收购了宝腾汽车、莲花汽车,为吉利打开了通往东南亚市场的大门。同年,他又以39亿美元入股沃尔沃集团,成为这家卡车制造商的最大股东……
事实上,投资并购是李书福实现由本土制造企业向全球公司转型的重要手段。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是向全球公司转型,另一方面则是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升级......[详细]
2017年吉利控股先后收购了宝腾汽车、莲花汽车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品牌日益壮大
- 体量不等何来“双赢”交易?
吉利入股戴姆勒,李书福看似是买股权,其实是买未来,这既是吉利的未来,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
2月24日,吉利官方确认,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至此,李书福成为奔驰公司的最大股东。
对于国际汽车界来讲,李书福入股戴姆勒集团,该事件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吉利多年前收购沃尔沃。一时间,全世界都在猜测李书福投资的目的何在,难道仅仅是因为每年有5%的分红?
作为一家全球公司的董事长,李书福的目的应该是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唯有如此,才能引领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李书福表示:“我们的任何投资,任何股权拥有都必须实现战略合作,都必须要为我们的核心产业服务。对于这项投资而言,我觉得还是为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吉利汽车战略的发展。当然,我们必须要有利于奔驰公司的发展,只有双赢的合作,双赢的项目未来才有生命力......[详细]
2018年,吉利控股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
吉利汽车探索出一条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国际化的道路
毫无疑问,李书福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即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国际化,形成了与跨国公司共荣发展的模式。因此我们将他评选为2017年年度经济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