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郑光荣:承非遗守市井秉崇高

2025/10/17 8:07:44
0浏览

郑光荣:承非遗守市井秉崇高,做文化公益双行者


在文化传承与公益事业的浪潮里,总有一批人以信仰为帆、行动为桨,在非遗文化的浩瀚海洋中破浪前行,郑光荣便是其中闪耀的一员。当那纸任命书落笔,于他而言,接过的不仅是"崇高健康大舞台崇高赣镶非遗文化艺术团副团长"的职务,更是一份传承文化根脉、践行公益初心的崇高使命。而这份使命的底色,是他作为"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吆喝艺人"的深耕,是他对老北京市井文化的深情守望。


这份任命,是北京崇高健康大舞台总部对他多年深耕文化传承、投身公益事业的重磅认可,更是对其"爱党、爱国、爱社会"理念一以贯之的充分肯定。郑光荣的文化答卷早已写满亮眼注脚:他是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新时代非遗传承人》的一员,是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认证的非遗吆喝叫卖(高级)传承师;他曾斩获当代作家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普法春晚法治群艺大赛金奖、华娱杯舞台人气金奖,还将全国首届"华娱杯"表演艺术网络电视大赛二等奖、首届"非遗传承"全国网络展演(一期)二等奖、非遗吆喝"特等奖"等荣誉收入囊中;"2025年第五届新农民春节联欢晚会最具舞台魅力奖""长寿春晚·星熠京华2026春节联欢晚会紫城金奖""2025年首届金砖国家中秋晚会金奖"等殊荣,以及"世界艺术家联合会艺术团歌手""中国红歌非遗文化传承人"的身份,让他在文化传承赛道上熠熠生辉。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以非遗吆喝叫卖艺术为核心,登上《时代中国》2025年9月(上)刊"艺术天地"栏目,将"冰糖葫芦哎——"的抑扬顿挫、"磨剪子戗菜刀——"的铿锵有力,变成了唤醒老北京胡同市井记忆的文化密码,既是商业文化的鲜活记录,更引发当代人对传统生活的情感共鸣,为期刊注入浓郁市井文化气息。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赣镶非遗文化凝结着赣地人民世代智慧,而老北京吆喝则是京味市井文化的活化石。郑光荣深谙,非遗传承绝不能困于博物馆展柜,要走进寻常生活,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就任副团长后,他以更专业的姿态推动"双轨传承":一方面,对赣镶非遗开展"活态传承",组织传承人进校园、进社区,让面塑、剪纸在孩子手中焕发生机,让民俗展演在社区里热闹上演;另一方面,让老北京吆喝跨界破圈,他频繁亮相电视春晚,在文学、法治宣传等领域跨界融合,把"叫卖声"变成舞台上的艺术盛宴,让传统市井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典范。


这份任命也为他的公益践行开辟了广阔天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和谐做贡献"于他从不是空谈。在崇高健康大舞台的公益蓝图中,他激活艺术团优势,通过非遗展演、公益讲座传递温暖:在孤寡老人院,他用非遗曲艺送去欢笑;在乡村振兴一线,他借传统技艺注入动能;在城市社区,他以吆喝艺术唤醒文化记忆。他坚信,文化公益是双向奔赴,每一次非遗展示都是心灵共振,为社会和谐添注文化底气。


郑光荣的执着,根植于对"崇高精神"的深度践行。"传承崇高精神,建设崇高品德"是他的精神坐标。在团队建设中,他以崇高精神为内核,打造专业且有情怀的队伍:通过业务培训提升非遗技艺,通过思想学习强化公益意识,让成员都成为精神践行者,共为非遗与公益垒筑基石。


从任命书颁发到未来履职,郑光荣用行动诠释"爱党爱国爱社会"。他以文化为舟,载非遗与市井文化之梦;秉崇高精神,行公益与传承之路。我们期待,在他引领下,赣镶非遗与京味吆喝将共绽光彩,文化公益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长,为社会进步贡献独特力量。

标签: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2669
6.63万
1875
5.3万
2776
6.28万
762
5.15万
574
1.17万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