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央企启航:中国长安以集团化势能开启全球竞争新局
2025 年 7 月 30 日,重庆渝州宾馆中华厅内,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领导班子首次集体亮相,这场成立后的首次媒体沟通会,距离这家新央企正式挂牌仅过去 24 小时。7 月 29 日,由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 117 家分子公司重组而成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央企,其 200 亿元注册资本金、3087 亿元资产总额、11 万从业人员的规模,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的布局进入 “国家队” 深度整合的新阶段。
身份跃迁:从资源整合到使命升级的质变
“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中国长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在成立大会上的表态,精准诠释了此次重组的战略意义。这场整合绝非简单的资本叠加,而是通过集团化运营构建六大核心优势:战略上精准承接国家汽车强国战略,资源上统筹研发、制造、资金等全域要素,技术上聚焦共性平台突破,产业链上强化整零协同,机制上激活员工创新活力,风险上构建全球化防控体系。
这种势能直接赋能旗下三大品牌形成 “铁三角” 格局:阿维塔作为高端智能电动标杆,依托集团资源加速全球化布局,上半年销量同比翻倍、连续 4 个月破万,在泰国高端市场登顶的成绩已显露出领跑姿态;深蓝汽车以 15 万 - 30 万元市场为阵地,凭借 “超级增程 + 智能平权”理念累计销量突破 50 万辆,其 CEO 邓承浩明确表示:“未来十年将投入超 2000 亿元,新增超 1 万人科技创新团队,推动智能汽车机器人和海陆空立体出行方案发展”;长安启源则以 “智能移动生活家” 定位深耕主流市场,上半年 16 万辆销量同比增长 22.9%,其 Q07 车型连续两月蝉联 20 万内新能源中型 SUV 销冠,长安汽车副总裁叶沛强调:“今年起,长安不再开发非智能化产品,未来 3 年将推出 10 + 款数智新产品,目标成为中高阶智驾普及者”。
集团化运营让资源调度效率产生质变 —— 天枢智能驾驶系统可同步服务三大品牌,金钟罩电池技术通过辰致零部件体系实现全产业链共享。这种 “技术中台 + 品牌前台” 的架构,在全球化布局中尤为显著:依托与斯特兰蒂斯集团的深化合作,长安皮卡已远销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泰国等地开启本地化生产,新集团成立将为这一业务注入战略级动能。
基底夯实:三大计划支撑的增长动能
坚实的市场表现为中国长安的启航奠定了基础。2025 年 1-6 月,集团整体营业收入达 1469 亿元,整车产销 135.5 万辆创近 8 年新高,其中新能源销量 45.2 万辆同比激增 49.1%,海外销量 29.9 万辆同比增长 5.1%,全年 300 万辆销量、3550 亿元营收的目标已现雏形。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三大战略计划的协同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聚焦平台化突破,目标打造百万级新能源专用平台,其金钟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 400wh/kg,续航能力超 1500km,安全性可提升 70%,将于 2025 年底实现功能样车首发,2027 年逐步量产;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以 “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 为方向,自主研发的 SDA 中央环网架构已量产,配备多版本天枢智能驾驶系统,其全向防碰撞系统在雨雾天气也能实现主动刹停,截至 7 月 28 日,长安旗下车型用户 AEB 使用次数已超 40 万次;全球化 “海纳百川” 计划推进 “152” 布局,已建成 9 个海外工厂,泰国罗勇新能源基地每 60 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欧洲创新中心与墨西哥生产基地的布局则剑指高端市场。
产业链升级的效应正在显现。长安汽车本地配套率从 2023 年的 38% 升至 2024 年的 45%,今年预计带动重庆全市汽车零部件产值突破 3500 亿元。在重庆两江新区汽车工业园,5 公里半径内可配齐 90% 的汽车零部件,像锂电池隔膜这种关键材料能实现分钟级配送,这种产业集群优势成为中国长安快速响应市场的重要支撑。
五 “新” 行动:锚定 2030 世界级目标的路径图
站在新起点,中国长安已绘就清晰蓝图:到 2030 年实现整车产销 500 万辆,新能源占比超 60%,海外占比超 30%,冲击全球汽车品牌前十。这一目标的落地,依托于 “肩负新使命、坚定新战略、打造新汽车、建设新生态、焕新新服务“ 的五 “新” 行动。
在使命层面,集团将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依托成渝汽车产业集群 12% 的全国产量占比,争当重庆 “33618” 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助力打造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战略上持续升级三大计划,“香格里拉” 拓展数字能源与电池回收赛道,“北斗天枢” 探索 Robotaxi 等新出行模式,“海纳百川” 推动海外运营从贸易型向本地化转型;产品端未来五年将推出 50 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 7 款 30 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投入 2000 亿元研发资金、组建万人创新团队,布局 AI 垂域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生态上强化产业链垂直整合与跨界合作,朱华荣透露:“前不久我和海尔周云杰主席交流,一拍即合,他一年生态群体达 1 亿,这是传统车企难以比拟的资源”,同时探索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服务端聚焦用户全场景体验,以 AI 赋能“伙伴 +” 服务品牌。
依托中欧班列 (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两大国际物流动脉,中国长安正将 “重庆造” 推向全球。目前其新能源汽车已销往 103 个国家和地区,欧洲航线月均发运量突破 8000 辆。朱华荣强调:“我们将坚持长期化、本地化、体系化、社会化,立足中国,加快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写在最后:
上海洋炮局到今天的中国长安,163 年的历程中,这家企业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新央企身份的加持,不仅让其突破资源桎梏,更赋予其重塑全球汽车竞争格局的使命。正如沟通会所传递的,当技术、资本、生态的势能形成合力,中国长安正站在从 “中国领先” 到 “全球引领” 的历史性拐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