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建议驾驶员恢复定期体检,别让“路怒症”掩饰精神问题

2025/7/27 15:41:04
0浏览

一起由网约车司机情绪失控造成的危险驾驶事件在本周成为热议话题,在天府机场的停车场里,一名网约车司机因迟迟没有等到乘客而驾驶汽车在停车场里“疯狂跑圈;”虽然其驾驶行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可是过快的速度、转弯时的轮胎摩擦声音和快速的过弯还是吓到了许多人,最终还让警察和消防人员都赶到了现场才控制住局面。

这样一起案例在许多网友的眼中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在一些媒体的眼中也只是一次自带流量的资讯。

然而真正应该看到的问题是司机们的精神健康状况。

许多司机前脚还在正常开车,转头就会情绪失控;比如痛骂其他司机,对车内乘员发火,甚至表现出一种焦躁甚至狂躁的状态——人们习惯于把这种状态称之为“路怒症。”然而正是这种误解让许多“问题司机”长期跑在路上。

笔者认为有相当一部分司机是存在精神问题的,甚至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问题,只不过还懂得相关的知识,所以还能自我疗愈;可是大多数司机不见得对相关知识感兴趣,那么则有可能成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参考《2024年中国精神卫生报告》内容,其中称:国内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突破1亿!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患病人数持续攀升。另有一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的数据更为夸张, 其中显示精神障碍人群规模达到2.8亿!数据真实性无从考证,数据悬殊过大的原因或为统计路径不同。

但是青少年人群患有相关问题的占比是比较高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大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过高的家庭期许,尤其是学生;可是18岁以上的学生也有很多,其中不乏具有驾驶证的大学生。

中年人的数据显示占比不高,可是笔者在没有统计数据支持的前提下,还是想要讲一讲主观上的判断:中年人患有焦虑、抑郁症的人数应当不会很少,之所以没有体现于数据之中,严格来说应当与普遍不敢于去测试或没有多余预算去测试相关,上有老、下有小,此时的生活压力已不容许其承认自己存在问题并去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于是许多客观存在精神障碍的中年人依然活跃在各个领域的工作岗位上——其中当然会有各类营运车辆和家用汽车的司机。

不论是患有抑郁症还是焦虑症,在极端情境中导致问题“被激活。”

理论上的后果会不会不堪设想呢?

相信网友们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答案,笔者认为应当提高司机的定期体检频率,并对体检要求的年龄进行调整;并且司机的体检应当加入心理方面的测试,毕竟驾驶汽车在公路上一旦精神情绪失控,后果都将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司机的定期体检可以是有偿的,但也应当是带有公益属性的。

以合理的费用为司机提供全面系统的检查,这样既有利于灵活就业人员对身体状况的了解,也有利于提升道路交通安全。

一举两得。

标签: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2324
6.26万
1653
4.92万
2496
6.04万
540
4.86万
475
9792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