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量周榜为何被指严重歪曲行业运行情况,看榜应该看哪个榜?
2025年7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在中国汽车论坛上再次谈及有关车企发布周销量榜的问题。
付炳锋认为:
有了周榜单的发布,是不是还要来日榜单呢?这个(榜单)严重误导、歪曲行业运行的事实情况!企业是如何知道其他企业每天卖了多少车呢?所以这个一听就是站不住脚的。
笔者认为汽车销量周榜确实不应该发布,因为会产生严重误导作用;该榜单难免成为恶性竞争的一个筹码,看汽车销量榜应当看周榜和年榜。
为何说销量周榜存在严重误导作用呢?
举个例子:
如果A车企准备在7月20日发布一款改款新车型,车辆的动力、配置、系统均有较大幅度升级;关注这款车的人在7月14日至20日期间(一周),是选择购买老款还是等待新款发布呢?相信大多数汽车爱好者都会选择等待新款。
可是如果在7月21日有其他车企发布了上一周的周榜,新车上市的第一天,关注该车的消费者看到的是该车在上一周销量环比大幅下滑!一边是新车上市,一边是销量下滑;对于不明所以的消费者而言,这样的数据则难免影响新车销量。
小米SU7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其在六月份里由于YU7的上市而对订单量和交付量产生了影响;如果只看周销量的话,SU7难免给人一种正在“走下坡路”的错觉;而且即便是看月销量也会有同样的感觉,所以能阶段性左右产品销量的因素有很多,实际上不论是周销量还是月销量都需要综合企业、品牌和产品调整动态进行动态解读。然而现在会如此解读数据的媒体人与分析师是很少的,大都是直接搬来数据复制粘贴,或基于金主的不同立场进行具备明显偏向性的描述。
综上所述,汽车销量周榜确实没有发布的必要性,因其客观上存在过多不确定因素,没有任何规律可循;汽车销量月榜是有一定可循规律的,比如大多数汽车爱好者都有所了解的“金九银十”的汽车市场旺季。实际上每一年的春节月都是淡季,4~5月第一轮旺季;6~8月会平稳过渡;而旺季实际可以从9月份一直延续到下一年春节前,如果次年的春节月是1月份则到12月,如果是2月份则能延续到次年1月份。
有此规律可循,在分析数据的时候则可以通过产品改款、迭代信息,车辆质量报告,以及行业政策动态进行宏观分析。
这样的数据才值得一看。
这也是中汽协会二度发声的原因,在2025年3月份时,其发布过《关于规范企业数据发布的倡议书》;其中已经提到倡议企业停止对外发布销量周榜,避免碎片化信息引发片面解读,以减少误导性舆情对市场产生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