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Robotaxi 能否筑起特斯拉护城河?

2025/6/27 9:43:32
0浏览

马斯克最大的野心难以实现。

Robotaxi被视作马斯克对特斯拉实施的最大变革举措,早在一年前首次亮相之际便引发诸多争议,然而在特斯拉FSD展现出卓越性能的背景下,投资人还是决定持续给予信任。

然而,特斯拉Robotaxi上线运行仅一天,便面临被监管部门下架的风险,特斯拉再度陷入与监管部门的博弈之中。在失去特别顾问身份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还会给马斯克多少面子,着实令人关注。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Robotaxi的运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特斯拉的股价,仅运行一天,就让特斯拉的股价大涨8.23%,宣传效果明显.

但是,在对特斯拉Robotaxi一片叫好声的对面,存在着更为强烈的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该项业务又能否真的支撑起特斯拉的明天?

追赶者

与之前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展不同,特斯拉在Robotaxi领域并不是领跑者,而是变成以一个追赶者,并且是一名晚起的追赶者。

尤其是在美国市场,特斯拉落后于竞争者的差距颇为明显。早在2015年,谷歌便着手测试污染建设出租车项目,到2018年该项目开始商业化运营,随后带动了整个硅谷对Robotaxi的投资热潮。

在经历过2023年无人驾驶投资退潮后,谷歌旗下的Waymo成为唯一还保持在美运营的科技公司。

伴随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24年特斯拉宣称会推出无方向盘版本的Cybercab Robotaxi,并且预计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开展“完全无人监督”的Robotaxi服务。

2024年,国内Robotaxi迎来爆发式增长,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在武汉的亮眼表现引发全民热议。随着全民智驾、端到端等前沿技术持续升温,Robotaxi已不仅是出行革新的载体,更成为未来科技触手可及的具象化符号,其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叩响智能交通时代的大门。

然而,在面对这种新兴的市场时,特斯拉实则是不折不扣的后来者。尽管特斯拉在技术层面始终将实现无人驾驶的FSD作为目标,并且一直在持续推进相关工作,但现实状况却致使特斯拉难以通过直接售卖汽车的方式来达成这一目标。

特别是在特斯拉汽车销量增长出现下滑的背景下,马斯克只能豪赌Robotaxi这一技术,来实现股价的稳定。

尽管FSD未能有效提升特斯拉的销量,马斯克仍迫切需要探索一种能够分担研发成本的途径。算力中心每分钟高昂的运行费用,亟需通过车辆销售来弥补,然而第一季度特斯拉的销量却下滑了13%,同时FSD的订阅量也未达到预期目标。

马斯克选择了一场豪赌,将FSD与Robotaxi联系起来,既然普通民众对无人驾驶接受程度低,那么就先提升消费者的认知。

擅长成本控制的马斯克,又在Robotaxi中发现了新的机遇,美国最大的Robotaxi公司Waymo拥有超1500辆测试车辆,覆盖了多个大型城市(参数|询价),但受限于单车成本,目前依然难以实现盈利。

特斯拉Robotaxi目前是基于量产车型开展研发的,在成熟的制造体系支撑下,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投入生产,进而在价格方面占据优势。据悉,特斯拉Robotaxi的运营成本为0.2美元/英里,仅为Waymo行业平均成本的五分之一。

更低的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更低的费用,根据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其社交平台X上发帖,每次乘车收费为4.20美元,远低于出租车和竞品的价格。

就像国内正在进行的外卖大战一样,后入局者只能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来开拓市场,商业竞争的底层逻辑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是一样的。

技术与安全之争

在特斯拉Robotaxi低成本运营的背后,是对于无人驾驶的技术路线之争,与传统的Robotaxi公司不同,特斯拉一开始就采用纯视觉路线,仅靠摄像头采集数据来进行决策判断。

传统的Robotaxi采取的是多感知融合方案,同时为了保证运营的安全性通常都会增加冗余,来确保绝对的安全。

但是马斯克领导下的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更确信纯视觉方案与AI大模型的能力。

在特斯拉Robotaxi试运行期间,已经有不少体验视频发布,其中能看到这些Robotaxi在奥斯汀似乎存在多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关于特斯拉Robotaxi安全性能的担忧,不止围观群众持续关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也提出了质疑,NHTSA向特斯拉发出多达12页的紧急质询函,要求其在2025年6月19日前详细说明Robotaxi车队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保障方案,否则将面临每日近2.8万美元的罚款。

针对NHTSA的质询,特斯拉要求监管机构勿公开Robotaxi安全性信息,称其为商业机密。特斯拉监管事务高级法律顾问凯西·布莱恩强调,提交给NHTSA的技术细节极具“不可替代的商业价值”,竞争对手或可借分析其恶劣天气应对算法、传感器融合策略等核心参数,针对性优化自身自动驾驶系统。

这一结果与始终秉持开放理念的特斯拉形成鲜明对比。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斯拉一贯采取开放策略,不仅此前主动公开多项核心技术专利,更通过披露Robotaxi技术细节来强化监管协同。值得注意的是,Waymo已率先向NHTSA提交其第五代自动驾驶系统的127项关键安全参数,树立了行业透明化标杆。

在这场竞争的背后,实则是监管部门对于自动驾驶能力的衡量标准问题。就目前而言,尚没有一个能够明确量化自动驾驶能力的具体标准。即便是最核心的安全性方面,也缺乏清晰明确的界定。NHTSA的质询中提及了若干要点,其中涵盖了极端天气适应性、安全冗余、操作设计域以及数据可靠性这几个关键方面。

特别是在应对极端天气的适应性方面,明显是针对如特斯拉这类采用纯视觉方案或者以视觉为主方案的情况。要求自动驾驶在能见度低于50米的浓雾测试场景中、降雨量超过100mm/h的暴雨模拟环境下以及瞬时风速大于25m/s的沙尘暴模拟状况下,均能够良好满足相关要求。

这一测试标准也在逐步被其他国家的监管部门所接受,或将成为影响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重要标准。

另一方面,对于操作设计域的明确定义则是限制车企无序的技术扩张,特斯拉仅通过软件更新不断扩展FSD使用范围的做法,已被监管部门视为重大风险漏洞,这一限制则是要求明确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行边界,防止车企无限(参数|询价)扩张驾驶能力。

看似是对于无人驾驶Robotaxi的技术辩论,但背后则是对于交通安全的监管,如何保证系统安全是Robotaxi最需要关注的重点,而不是所谓的低成本等其他优势。

可以说,特斯拉Robotaxi被调查事件标志着,自动驾驶行业进入安全基准重构期。监管审查表面上是针对特斯拉的技术质疑,实则是对整个行业安全标准的重新定义。

特别是在辅助驾驶技术快速进步的当下,监管部门更是需要承担起主要责任,在保证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要防止浑水摸鱼的企业让不安全的系统上路。

短期内,特斯拉面临的监管难题会使Robotaxi的商业化进程受到延缓,这会倒逼企业增添安全冗余设计,进而提高合规成本。不过从长远角度出发,此次事件将助力行业构建起更为透明的安全评估体系。

麦肯锡报告表明,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0亿美元。马斯克对市场的预期是合理的,然而关键在于特斯拉能否构建一个安全的系统,以此筑起第二道技术护城河,从而维持其在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

标签: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2278
6.21万
1607
4.79万
2457
5.78万
503
4.81万
465
9494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