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法务部发文:警方通报造谣蔚来案件
2025年6月8日,蔚来汽车法务部发布新动态。
动态内容为安徽省公安厅通报侦办相关蔚来公司谣言案件结果,涉及造谣蔚来被收购、冒充蔚来员工散布不实经营信息,多名违法人员已被行政拘留和处罚。后续,蔚来将继续配合警方打击网络谣言,并及时公示。
完整内容如下,图片内容为蔚来法务部动态配图。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和总裁秦力洪在近日怒斥,称“每月黑蔚来的水军费用大约有3000~5000万,肯定有!但是谁花的钱,我们(指蔚来)真不知道,因为格力的都很好,搞不清楚。”
企业之间相互拉踩甚至互黑已经不是新鲜事,只不过投入竟然能如此之大。
但想来并不是夸张的说法,因为自蔚来汽车的换电网络逐步形成规模,乃至数十家各领域头部企业(含一线头部车企)以及部分央、国企与蔚来展开相关业务的合作之后;相信真正站在第三方视角去看待问题的人都能发现蔚来真的被黑了,而且不仅力度很大且持续周期相当长,可是具体来自哪些竞争企业是难以下定论的,毕竟任谁也拿不到实据,不排除相当一部分来自矩阵设备的评论是来自海外第三方公司,但相信“甲方”一定还是某些与蔚来汽车存在业务竞争的本土企业。
有一种观点认为出现与蔚来相关的负面评价是因为李斌的“燃油车汽油味”的论调,因为一句话而讨厌一个人是很有可能的;主观来说,笔者也是非常不认同该观点的,燃油车自有燃油车的魅力,或许大多数人只要预算达到一定标准,最终还是会去选择那些高性能的燃油动力超跑车或越野车。
所以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但程度绝达不到相应标准。
针对蔚来的负面评论显然已经离题太远,早已不围绕“油电之争;”近一年里针对蔚来汽车的负面评论大都是唱衰蔚来汽车的换电业务的,可换电业务欣欣向荣,这样的反差只能说明蔚来被针对。
其次则是针对蔚来何时能够盈利的话题讨论,然而分析具体车企要针对具体情况,以及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推进程度;就目前来看,只要换电业务能持续稳步的推进,蔚来汽车实现盈利则是必然结果。而且盈利几乎是必然结果,蔚来能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的变革才是更值得关注的话题。简而言之就是换电网络一旦形成规模,诸如蔚来、长安、吉利、一汽、广汽、江汽、奇瑞等等头部车企都会加速换电车型产品线的打造;届时要改变的将会是整个市场格局,包括充电市场的格局。
或许这才是蔚来汽车会被“大力且持续黑”的原因,毕竟每一次产业变革都会跨越和推倒一些大山式的前辈。
蔚来汽车其志不小,那就难免会树大招风;在面对“黑手”没有办法的前提下,看来只有加速换电业务的推进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