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车网用户登录

换一换

第三方登录:

EN
手机继续看
当前位置:首页 > 一周新闻

苏伟铭会否离开大众?

2015/11/16 10:16:00 选车网 管学军 收藏

近日,一则《夏朗回归 大众进口车“渠道改革”草草收场》的文章在媒体圈中引爆。在人们为大众进口车政策的失败而啧啧之时,有人在问,苏伟铭先生是否该为此担责?是否成为苏伟铭被大众开掉的理由?

苏伟铭会否离开大众?

或许这种揣测不无道理。

从中国汽车市场看,尽管今年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酷的局面,但在过去几年,中国市场依然处于较快增长的状态。甚至今天,各大跨国公司依然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市场,毕竟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然而,大众进口车的销售却每况愈下,来自中国经济网的报道显示,2012年大众进口车销量为8.31万辆,2013年为8.27万辆,2014年为8.16万辆。与此同时,几乎所有进口车的销量都处于增长状态,这不能不让人发问,为什么?大众进口车怎么了?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大众进口车的“渠道改革”事件发生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终于以“回归原点”的结果草草收场了。

有人问,苏伟铭到底懂不懂销售,为何出此下策?其实,苏先生在中国可谓败绩昭彰,出此下策实属正常。

苏氏“变革”之吉普退出中国

当年苏伟铭先生负责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销售工作,当时不仅销售切诺基,还有三菱的欧蓝德,无论是切诺基还是欧蓝德,销量都无法获得股东双方的认可。

在苏先生的直接指挥下,来了个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营销变革,一是扩网,二是将克莱斯勒、JEEP、三菱放在一个4S店中销售,这也被个别媒体吹捧为成功营销成功的案例。且不说不同调性的品牌能否放在一家店里经营是否荒唐,就是消费者进店也被搞蒙了,不知自己走进的是“川菜馆”还是“粤菜馆”了,销售业绩可想而知。而更让媒体看不到的是,4S店不得不接受巨大的压库任务。与此同时,切诺基价格的官降一次次推出,加上经销商的一次次挥泪大甩卖,将切诺基的价格降到低于长城SUV。尽管当年的长城SUV还是由轻卡底盘改装而来的——改装车,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SUV。

当年切诺基的“翻牌销量”有多大呢?根据行业的统计,苏先生离任后,其继任者连续卖了23个月,才将全部库存车全部清光。由于巨大的压库量,加上降价造成的亏损,导致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整个营销体系的崩溃,这也是切诺基退出中国市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人总结苏先生营销变革的三大要素:扩网、压库、降价。

当然,苏先生命很好。在吉普公司的销售系统崩盘之前,他以吉普公司批发量的业绩,不仅为自己买到了加盟大众中国的门票,而且坐上了销售老总的宝座。

苏氏“变革”之开迪退出市场

当年一汽大众遇到了一些问题,产品较少,宝来没有结果捷达的接力棒,引进高尔夫4遭到市场冷遇,开迪销售没有打开市场,整体销量增长乏力。苏先生作为大众的代表,更奇怪地被一汽聘任,坐上了一汽大众销售老总的位子。

很快苏氏营销变革开始了,变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改变开迪的销售模式。即,将(所有一汽大众经销商都有的)开迪的销售权收归5家经销商,其他经销商若想卖开迪,必须从这5家手里拿车。结果造成各大区经销商的反对,有的经销商嘴上说支持,暗地里怠工;有些大区甚至经销商集体拒绝销售开迪。当年采访时,经销商向我们抱怨说:“开迪这是一款新车,技术含量高、价格也高,我们做工作做了一年多了,一些大客户已经开始认开迪了,马上就要签单了,苏总却把我们的销售权拿走了,凭什么?”甚至有经销商爆料说,那5家经销商中,有3家是苏总从吉普那边带过来的,凭什么上来就拿开迪?

很快,开迪被宣布停产,好端端的产品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注意,开迪是大众PQ35平台进入中国搭载的首款车型,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车型。在开迪彻底停产一年后,有位一汽大众负责大客户的销售经理曾不无遗憾地说,现在我手里就能拿到8千多个订单,开迪可惜了……

关于开迪的营销模式为什么要如此变革,苏先生当年曾对媒体表示,简单的事情要变复杂些,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化,开迪就是个简单的产品,管理上要比以前复杂一些。

很可惜,我们没有采访到苏先生对开迪退出市场的原因如何解释。

<< 上一页12下一页>> 本页阅读全文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关键词: 苏伟铭 大众
责任编辑: yaojia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实用工具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010-5171 0701

官方微博 公众号 手机端

选车网 · 北京正则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 chooseaut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大街248号机械大厦1003室

京ICP备12003842号-1      京ICP证100662号
京网文(2019)2401-23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77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5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