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车网用户登录

换一换

第三方登录:

EN
手机继续看
当前位置:首页 > 一周新闻

牟刚:英雄何时不裸奔?

2012/10/29 10:09:00 管学军 收藏

10月22日,力帆在北京发布了其雄心勃勃的海外战略,这让不少汽车专业记者对力帆刮目相看,同时也认识了一位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的英雄——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牟刚。

“国内赚钱,市场好汉;海外获利,民族英雄。”力帆总裁尹明善这句话道出在政府和百姓心中车企的地位。不是吗?中国汽车行业以4.34万亿元的产值位列全国各行业之首,带动带动国民经济总产值6.13%;其直接就业4千万人,占城镇就业的12%;其9500亿元的纳税,占全国税收的13%。说到汽车,很多人会以年销2000万辆的数字来夸耀其全球第一的市场,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汽车在出口方面仍是个弱国。以2010年的数字为例,德国出口汽车451.62万辆,占其总销量的76.93%;日本出口汽车446.44万辆,占总销量的53.16%;韩国出口315.19万辆,占总量的67.67%;英国出口112万辆,占总量的83.58%;巴西出口54.16万辆,占总量的15.9%;而中国仅有85.02万辆,占当年销售1841.89万辆的4.59%。可见,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有多么弱小;当然,官员们更愿意说,中国汽车在海外出口前景广阔。

从牟刚发表的力帆海外发展战略看,2011年力帆出口4.59万辆,比2007年增长了820%;1015年出口将达到12万~15万辆,占力帆总量的40%左右。从2012年前7个月的出口排名看,力帆出口占全国近10%,位列第三,其主要市场在俄罗斯。让人们大跌眼镜的是,在国内市场表现平平的力帆,竟然在俄罗斯、伊朗、埃塞俄比亚、阿塞拜疆、乌拉圭、伊拉克均建立了组装厂,并在海外建立五大体系——质量、营销、售后、配件、金融,甚至把办公室搬到了国外,并在当地展开本土化战略。

牟刚既是媒体所生疏的人物,又是很低调的人物。当年,尹明善自豪地说,我引进了3个海外人才,帮我打开海外市场。从此,力帆摩托车走向了世界。如今,牟刚又将汽车出口做得有声有色,尽管我们有太多的问题想问,但新闻发布会后,牟刚便立刻消失在记者的视线之外了。没能深入采访牟刚,这更增添了人们对海外市场的好奇心,对各家企业如何征战海外市场的好奇心。

尽管牟刚说出的全是光彩的一面,但却让我们想到了很多出口企业艰难的一面。也许很多国人是戴着中国市场的眼镜看待国际市场,认为只要到海外去投资,那里就会张开双臂欢迎我们。但是,中国车企在国外首先要获得“身份证明”,如果对方不认可你,你就是有天大的投资也迈不过贸易保护的门槛;甚至即便你在那里投资了,也无法获得平等的企业公民待遇。例如今年我国出口巴西汽车的数量大幅下降,也许我们会认为是金融危机闹的,但实际上是巴西调整了对外国企业在当地生产汽车的税收政策,转眼间中国汽车在巴西的价格优势便荡然无存。巴西也是WTO成员国呀。在中国,我们只提出了个整车特征关税,还没有调整税率,我国便被告上WTO,而且我们还输了官司。在新闻里,有太多我国官员接见国外企业家的报道,并为外国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帮助其在中国落户;但在海外,我们的企业家别说见国外的官员了,就连商务签证都办不下来,我们自主品牌企业在海外的售后服务人员,只能在国外工作一个月,回来再办签证、再飞回去。而外方国家的企业在中国市场却如履平地。某非洲国家同意我们在那里办厂,但条件是零部件必须逐步国产化,我们的企业不得不向他们传授座椅等总成的设计与制造。可在我国,就可以允许外国独资零部件企业落户生根,而我们以前的座椅厂呢?某自主品牌在俄罗斯的工厂,说给拍卖就被拍卖了,我们的企业在当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这不禁让我们发问,我国市场是否开放过度了? 谁来保护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利益?

 

<< 上一页12下一页>> 本页阅读全文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关键词: 力帆,牟刚
责任编辑: fs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实用工具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010-5171 0701

官方微博 公众号 手机端

选车网 · 北京正则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 chooseaut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大街248号机械大厦1003室

京ICP备12003842号-1      京ICP证100662号
京网文(2019)2401-23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77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5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