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新能源汽车第二梯队:三门峡雄心

    2012-2-24 9:31:00电动车时代网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

“大炼钢铁”?10万辆电动汽车谁来买?

10万辆(且不说惊人的20万辆)电动汽车将会到哪儿去呢?根据三门峡市车管所的统计数据,截止2010年底,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达到398582辆,比上年增加53274辆,增长15.4%。其中汽车154102辆,比上年增长18.6%;摩托车200281辆,比上年增长14.4%;拖拉机42051辆,比上年增长8.4%;挂车2148辆,比上年增长41.3%。根据这一数据,记者估计到2012年初,三门峡的民用车辆总量约在46万辆以内,而乘用车保有量应在18万辆左右。

  作为奖品赠送的速达牌纯电动轿车

这样一座人少(相对河南其它地区)车少但拥堵异常的城市,想要“消化”20万辆电动汽车的可能性极低。那么外销的情况如何呢?

关于速达电动车的出路,杨树平表示,“因为现在在市场准入方面还没解决好,还要在省工信厅、省政府的支持下,争取拿一个真正的路条或者叫资格证书,这样才能走向市场。现在我们在三门峡就是以创新的办法,我们挂的牌照是豫M电。在三门峡境内可以跑,出了三门峡以后还不是正规意义上的汽车牌。”杨树平坦言,2011年初已经生产了50多辆,“本来年底要生产200辆,但是院子里放不下”。经记者多方了解,速达电动汽车到目前为止仅得到三门峡市政府的少量采购,目前还未实现对外销售。

电动车时代网记者注意到,这家被市领导寄以厚望的企业近两年来在推出了“速达牌纯电动汽车”这一款紧凑型轿车后,就再无后续车型跟进,而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和三门峡中原量仪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在电动汽车产业具备一定基础”的企业,也大都“作壁上观”,未能有所作为。由于工业基础的单薄,在其它城市所常见的电动公交车、低速电动车、天然气汽车路线在这里却难觅踪影。

实际上,在中原地区各城市、各乡各镇的街头路旁上,已经出现了不少低速/轻型电动车的身影,如星火燎原一般。但许多地区就像三门峡一样,把“鸡蛋”(资金和政策)放在同一个“篮子”(纯电动汽车)里,对老百姓/市场喜闻乐见的需求视而不见,当国家和河南省的政策和扶持力度略有迟疑,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就立刻出现“休克”,甚至可能前功尽弃。假如不能拓宽思路、坚定信念、加快电动汽车的示范推广步伐,那么三门峡电动汽车“年产值500亿元”的宏伟理想,就只好变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大炼钢铁”的口号了。

编后语: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曾表示,,“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农村人口多,大部分农民已走向富裕,中小城市数量很大,正在低速电动汽车巨大的消费市场。”由于河南各地方政府对低速电动车缺乏系统的扶持,也没有拿出有效的管理办法,电动车辆无法上牌、也无法上保险,基本上都游走在“违章”和“违规”的边缘,这种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导致了当地低速电动车企业的无序发展。而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的高速电动汽车,又面临着难以为继的窘迫局面。

河南龙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震指出:“只有相关部门早日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管理制度,生产企业才敢于更多地投入电动汽车的研发,才会让微型电动汽车早日走进家庭,让更多人放心使用。”三门峡以及河南省各新能源汽车第二梯队城市如何在2012年破关?正需要有关部门、地方企业拿出“大智慧”来。

责任编辑:fs

新闻评论备用块

选车工具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2013年11月销量TOP10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京ICP证100662号 北京市朝阳分局网安备案编号:110105002796 网站使用域名:CHOOSEAUTO.COM.CN 选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