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轿车“十三太保”真难保
- 来源:选车网 作者:张宇星2014-2-1109:31
多年前,国内汽车行业在“三大”集团之外,曾有“十三太保”之说。也就是国家在重点支持“三大”发展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和确保另外13家企业的利益。因此,业内有人戏称这些企业为“十三太保”。
2013年,红旗H7的销量依然停留在3位数
目前,在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十强”之外,恰好还有13家每年都有销量(相对于仍有销量为0的企业)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我们不妨也借用一下“十三太保”的概念,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表:2013年自主品牌轿车10万辆以下企业
排名 | 企业 | 销量(辆) | 上年销量(辆) | 同比(%) | 市场份额(%) |
11 | 上海股份 | 94415 | 107137 | -11.87 | 0.79 |
12 | 湖南江南 | 92901 | 63731 | 45.77 | 0.77 |
13 | 一汽轿车 | 89044 | 79124 | 12.54 | 0.73 |
14 | 力帆 | 85286 | 133288 | -36.01 | 0.71 |
15 | 昌河 | 83929 | 84151 | -0.26 | 0.70 |
16 | 东风股份 | 80077 | 60201 | 33.02 | 0.67 |
17 | 北汽股份 | 71795 | 20652 | 247.64 | 0.60 |
18 | 贵州青年 | 69708 | 45421 | 53.47 | 0.58 |
19 | 一汽海马 | 53473 | 82985 | -35.56 | 0.45 |
20 | 海马轿车 | 49448 | 8921 | 454.29 | 0.41 |
21 | 广汽乘用车 | 19592 | 9612 | 103.83 | 0.16 |
22 | 华泰 | 2055 | 131 | - | 0.02 |
23 | 哈飞 | 1973 | 7226 | -72.70 | 0.02 |
累计 | 793696 | 702580 | 12.97 | 6.61 |
从上表可以总结出,特点之一,“十三太保”集中了国内三大汽车集团——上汽、东风和一汽最核心的轿车事业,如上汽的上海股份,东风的东风股份乘用车和一汽的一汽轿车等;另外两家汽车集团的轿车事业也在其中,如北汽股份、广汽乘用车。
特点之二,“十三太保”的存在,凸显各大集团的自主轿车力量分散,难以形成“拳头”企业或产品,发展前景难料。如一汽有一汽轿车、一汽海马和天津一汽;上汽有上海股份、南汽等;长安有长安、哈飞;北汽有北汽股份、昌河等。
特点之三,“十三太保”当中,曾被业界内外普遍看好的轿车企业也出现较大负增长,如上海股份比2012年下降11.87%;还有的即使同比增长幅度较大,但总量依然偏小,市场份额微乎其微,如北汽股份和广汽乘用车同比增长高达247.64%、103.83%,但市场份额仅有0.60%、0.16%。
特点之四,“十三太保”并非一成不变,有的企业就因销量急剧变化,由“十强”沦落而来。如2012年销售133288辆,可以名列自主品牌轿车第8位的重庆力帆,2013年销量下滑36%以上,不幸坠入“十三太保”阵营。
特点之五,“十三太保”当中也有变数,如受兼并重组的影响,2013年,昌河就由长安转投北汽;而哈飞划归长安后,自主品牌轿车已从2007年销售44799辆,下降到2013年销售1973辆,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一个1200万辆轿车的市场上,年销售只有区区几千至几万辆,“十三太保”中不乏“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如果得不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还有谁能保?怎么保?
(注:本文引用数据源于行业及企业发布的公开资料整理,见上表。中国经济网汽车 张宇星)
关键词:销量,轿车,自主品牌
责任编辑:yao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