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央三公经费今年6月公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3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会议研究了中央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预算的有关问题。
会议决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压缩的基础上,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对话
“公民知情权的实现有了进步”
申请公车信息公开的市民叶晓静表示将促使信息更详细透明
“如果不公开,是要有理由的,”去年12月21日叶晓静提交公车数量信息公开申请后曾这样对记者表示。昨日,获得公开数据后,记者再次对话这个推动了北京公开公车数量的年轻女孩。
新京报:市财政局昨日公布了北京公车数量,你有何感受?
叶晓静(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作为推动者,我感到很自豪。
新京报:申请的过程怎么样?
叶晓静:财政局的工作人员态度挺好,他们给我的回复还是2011年的第1号,我觉得开了一个好头,至少说明公民知情权的实现有了进步。
新京报:你怎么评价自己的这次行为?
叶晓静:作为法律人,这是行使知情权的正常行为。对于公权力,我们应该警惕它,时时监督。
新京报:你对这个结果满意吗?
叶晓静:能够公开当然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我当时申请了北京的公车数量,还有公车的型号,但这次只公布了数量,有些遗憾。财政局说这项数据是根据部门决算来的,看不到各个部门的公车型号。
新京报:你怎么看6万多辆这个数据?
叶晓静:这个信息过于简单,公开后也起不到具体的监督作用。同时,这个数据仅仅是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公车,只是北京街道上跑的公车的一部分。
新京报:那下一步你考虑怎么做?
叶晓静:我正在考虑怎么促使信息公开能够更详细更透明,具体怎么做还没有想好。
算账
副局官员公车年均要花15万
昨日,叶青以一名副局级官员的配车为例,向本报记者算了一笔公车开销账。
公车购买费用在20万以上。
●一辆车每年折旧费2万-3万;
●专职司机费用3万-4万;
●保险、车辆维护等费用2万左右。
此三项的费用保守估计8万。
●油费,每年约2万-3万公里。保守估计,油费约1.5万-2万元。按照他了解的公车使用惯例,公车办公事1/3;办私事1/3;司机办私事1/3,为此,油费可以乘3,也就是6万元左右。
加上一些不固定的费用,副厅级官员公车年均花费15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