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行业
模糊搜索  
北京全城大拥堵或今日重现 出行提示
2010-9-19 10:49:00     京华时报    
关键词:北京,拥堵,堵车

■ 背景

八年“治堵” 仍难治本

据媒体报道,1994年至2003年,北京交管局对北京市严重堵车路、路段的统计逐渐上升。1994年为36处,1995年为55处,1999年猛增到99处,2003年经过专项治理,仍达87处。

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2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2003年8月达到200万辆,北京人开始体验到堵车的无奈,京城也由此开始了时至今日长达八年的“治堵”历程。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介绍,到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自行车三种“绿色出行”方式比例力争达到65%,其中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出行比例由目前的38.9%提高到45%,自行车出行比例由目前的18.1%力争提高到20%,特别是要大力提高“自行车+公共交通”方式的出行比例。

■ 回应

“将和气象部门通气发布出行提示”

“一个人能吃半斤你让他吃一斤也不行啊。”谈起前日的交通大拥堵,市交管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有些无奈。昨日,该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分析北京拥堵的症结时指出两大问题。

车辆无序增长。根据北京市道路交通设计流量计算,目前全市部分道路实际流量早已超过饱和。

该负责人表示,像前日那样的大拥堵与道路难堪重负有很大关系。同时,他表示,北京市道路拥堵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比如前日的小雨就给临近节日的交通增加了负担。

交管部门已经与气象部门形成配合,一旦预计有降雨、降雪等情况,就会提前通气,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提示,并准备好应急预案。

道路行驶陋习也是造成拥堵的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该负责人说,即使再修路,车路矛盾还会一直存在,这就需要从驾驶规则上下手治理。

交管部门近阶段将开展针对10大交通陋习的整治行动,以促使非机动车和行人形成规范的交通意识。

 ■ 专家声音

明确私人交通发展思路

●毛保华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北京堵车的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完善公共交通。眼下立即控制北京城区的交通总量,不太现实。要缓解堵车现状得从两方面下手:一是调整中心城区交通结构。东京、伦敦等国际化大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比例都在60%以上,而目前北京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二是明确中心城区私人交通发展思路,没法控制购买车辆,就要通过政策引导市民用车,但前提是公共交通能力应得到改善,市民能很方便换乘至中心城区各地。

交通公交化一小时到达

●上海交通发展研究所所长陆锡明

北京的交通体系一是公交优先,再一点,交通需求管理。新交通体系能够在这些网络上按照一小时到达。把轨道交通、小汽车、公交、出租车等各种交通出行方式综合衔接起来,织成网络,不要使各种出行方式成为“敌人”,要成为相互合作的“朋友”。   

责任编辑:fs
首页  前一页   1  2 尾页
复制本网址,发给POPO/QQ/MSN好友共享】【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发表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