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锂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不同,它不含腐蚀性化学物质。但是如果任其堆放在垃圾场,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存在污染地下水的潜在危险。锂离子电池其实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再循环使用前,先要冷冻至-325华氏温度,去除锂金属,然后剪切,分离。尽管现在锂金属在自由市场很难售出,但是锂电池里其他金属元素,例如镍、钴,都非常珍贵,如果把锂离子电池直接送到垃圾场,就太可惜了。如果可以有效提取碳酸锂,用于循环生产车用电池,市场需求会很可观。
笔者从某物资回收企业了解到,现在锂电池回收仍是个难题,主要卡在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环节上。该企业网站上宣传的回收业务中涉及到回收锂电池,但与饶经理谈到废旧电池如何处理时,他表示,网站内容与其业务涉及范畴有出处。笔者问及如果电动汽车打开市场后也会用到大量锂电池,是否想过回收并利用这资源,饶经理说,这种市场恐怕不会落在民营企业经营范畴中,因为锂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国家可能会进行监管把控。笔者认为,很多回收企业业务都涉及锂电池,证明锂电池还是有可回收利用的商机,但是商机从何而来,仍是行业中的待解之迷。
如果我们只图眼前利益,盲目发展新能源汽车,不去挖掘开拓电池回收资源与业务,势必造成二次污染,而且会浪费很多可贵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都靠边强大的锂电池组供电,那么该如何对这次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呢?如果能像外国一样,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循环利用,这也是降低锂电池成本或者说是新能源汽车成本的最有效方式,将是个很大的市场商机。(慧聪网)
扶持电动汽车 三问题悬而未决
以电动汽车为首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扶持对象。2010年,中央财政、各地方财政纷纷明确拿出“重金补贴+政府扶持”的双重刺激措施。按照初步规划,未来中国将投资10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眼前的利益、长远的发展空间必然引来更多新的市场参与者,既得利益者和新加盟者的一场争夺就此上演。本着真正做强做大中国汽车产业的初衷,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为代表的专业人士,对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提出了善意的质疑。
问题一:扶持核心零部件、先进技术力度不足
1000亿元的补贴看似庞大,但不少专业人士表示,与欧美相比,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尚有缺憾。
北京软银赛富执行董事唐鹏飞表示,“第一,研发投入多,市场投入少;第二,远期投入多,中短期投入少;第三整车投入多,关键零部件投入少。以此前推出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的补贴为例,现在获得补贴的多为整车企业,暂未看到对动力总成、电池生产企业的大额补贴。后者方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柱。”
郭孔辉直言不讳地说,补贴政策的相关考核指标不当,无形中变成了补贴落后技术而不是鼓励先进技术。比如中央财政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按电池能量每千瓦时3000元给予补贴。在这种情况下,实际补贴按电池组计算,最终形成电池越多、得到的补贴越多的局面。高额的补贴最终并未激励企业创新,反而催生出载满电池的怪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