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行业
模糊搜索  
逼厂商转型 新能源汽车亟待统一标准
2010-7-5 9:09:00     中国经济网    
关键词:新能源,低碳,发改委

杭州提出到2011年实现“国内最清洁城市”的总体目标,有望在近期出台相关补贴细则。合肥是中部地区唯一入选城市,要在对生产企业进行产量摸底调查后确定具体的补贴方案。长春的补贴细则也正在制定当中。

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助推,但消费市场却反映平淡。在新浪网最近组织的一次调查中,9610名参与者中的54.3%认为电动汽车能取代燃油汽车,58.1%的参与者表示会购买电动汽车,但真正出手购买的消费者几乎为零。

补贴政策未让新能源车受宠,消费者多在观望。尽管有如此多的优惠,目前市场仍不能广泛接纳新能源汽车,其迟迟不能驶入百姓家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我们还是必须从市场中找出原因。在电动汽车广告中常见的画面是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在充电站短暂调整后又继续行驶在茫茫公路上。但现实中这一画面却难以实现。一方面,由于电动汽车电池充电一次的续航能力平均在100公里左右,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频繁充电。另一方面,虽然各地已开始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来提高其续航能力,但由于各地、各车企的电池标准不一,各品牌汽车与各地充电站难以兼容。这也就意味着驾驶电动汽车进行长途旅行在目前几乎不可能。同时,目前锂电池的售价几乎和汽车相同,意味着电池如果出现故障,后期的保养费用非常昂贵,售后服务跟不上,也是消费者不敢出手购买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要使目前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不只停留在纸上,真正落实到消费者手中还需细化政策措施,在财政补贴政策出台后,地方应加大本地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消除消费者顾虑。地方多个省市已陆续出台专门建设充电站的规划目标。但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国的充电站相关标准尚未出台,各地争建充电站难免有后顾之忧。业内专家表示,政府在充电设施的初始建设阶段,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标准、与电网及其他市政设施统筹规划十分重要。

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短、电池寿命不可靠等技术“瓶颈”,是让许多消费者选择观望的主要原因。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进程中,政府投资固然重要,但政策的引导则更为重要。颁布诸如“充电站通用要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等一系列标准,是引导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不消除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诸多障碍,消费者也不会为技术“不成熟”且价格“偏高”的新能源车买单。 

 

责任编辑:fs
首页  前一页   1  2 尾页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