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行业
模糊搜索  
异地建厂禁令名存实亡?壳企业待价而沽
2010-6-12 10:16:00     经济观察报    耿慧丽 王秋凤 魏黎明
关键词:异地建厂,轿车,车企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观点过于乐观。“有轿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少,所以很抢手,但像皮卡、SUV等乘用车企业,国内并不少,再加上还有客车、卡车等商用车企业,资源闲置的企业很多。而且大集团本身就有不少尚未充分利用的闲置企业,所以这一轮的壳资源不会有太多企业争抢。相反那些有意出手的企业还会挑挑拣拣,因为各地都有可以利用的壳资源。”那位企业高管表示。

待沽的壳资源

通过追踪一汽-大众南方“借壳”建厂事件,记者发现,即使在汽车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的广东,也有佛山福迪、广州宝龙、湛江三星和原一汽顺德汽车厂等几家小企业有待重组。

在其他地区,类似情况同样存在。一汽、东风、长安等大集团旗下往往有20-30家子公司,遍布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些子公司里,也有一些有待被进一步整合的壳资源企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位专家认为,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计划经济时期各地政府都上马过汽车项目,各地都有自己的汽车制造厂。之后虽然有一大批企业倒闭或被一汽等大集团收购,依然有一批旧有国营汽车厂尚未被整合。另一方面,红火发展的汽车行业近几年吸引了不少业外资本投入,很多地方都很想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新一批投资潮中鱼龙混杂,又催生了一批处境尴尬的小企业。

虽然2006年左右,国家发改委清理过一次整车企业生产名录,取消了120多家企业的生产资格,但在现有120多家整车企业中,依然有10多家企业年产销量在万辆以下。

上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认为,禁止异地建厂政策的本意是控制产能过剩、促进兼并重组,但现在客观上反而起到了促使本应被淘汰的企业提高身价、继续“死扛”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尴尬。

责任编辑:xj
首页  前一页   1  2  3  4  5 尾页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