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建厂禁令名存实亡?壳企业待价而沽
2010-6-12 10:16:00
经济观察报 耿慧丽 王秋凤 魏黎明
关键词:异地建厂,轿车,车企
在这位老总看来,即便一整年都卖不出去一辆车也没关系,只要能坚持到有人来买自己手里的“壳资源”就是胜利。支撑他信心的,是前几年那些拥有轿车生产资格的整车企业作为“壳资源”热卖的案例。
2000年以后,看到国内汽车消费的巨大潜力,不少业外资本都想进入轿车生产领域,但国家对于整车生产尤其是轿车生产资质审批很严格。一些企业就转而通过收购一家有生产资质的企业曲线进入。吉利、比亚迪都是通过借壳方式进入汽车领域。
那些原本前途暗淡的轿车企业,都凭借手中炙手可热的轿车生产资质找到了不错的出路。这些买壳、卖壳的交易中,既有几亿元的大手笔,也有几千万元的小买卖。几年下来,那些势力单薄甚至难以为继的小轿车企业,均找到了接手的下家。比亚迪收购了陕西的秦川汽车,贵州云雀被青年汽车收购,江南奥拓则被众泰接收。
在那位南方小企业老总看来,在禁止异地建新厂的政策推动下,会出现新一轮抢夺壳资源的情况,那些急于扩张的大集团会四处出击,抢下那些基础还算好的小企业。
现有小企业中,有些年销量不过几万辆,甚至只有几百辆,但当初规划少则10多万辆,多则20万-30万辆,有足够大的规划用地,有的甚至厂房、生产线都是按着几十万辆的规模建设的。
责任编辑:xj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1.6L性价比排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