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建厂禁令名存实亡?壳企业待价而沽
2010-6-12 10:16:00
经济观察报 耿慧丽 王秋凤 魏黎明
关键词:异地建厂,轿车,车企
即便是奇瑞、吉利这样的后起企业,要么已经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分公司,要么较早下手在全国各地已经圈好生产基地。现在到异地建新厂不过是把之前已经布好的分公司或生产基地利用起来。
就算之前没有这些准备,急于引进整车项目的地方政府也会帮忙想办法,像此次一汽-大众到广东建厂,其“壳资源”主要就是由当地政府出面解决。
另一位自主品牌的负责人则透露,异地建厂其实有不少变通渠道。这家企业本来在东北有一个整车生产基地,后来觉得不合适,想搬到其他地方。即使新选的地方没有壳资源企业可以兼并,但企业可以把原本在东北的整车生产基地名额搬过去,“这些在地方政府层面都很好沟通。”
上述企业高管介绍,工信部在发布禁止异地建新厂的通知后,的确是严格执行,新增整车项目基本不批,异地建厂的审批也很严格,但遏制产能扩张的作用并不明显,“政策出台晚了,大部分企业之前都打好了扩张的基础,能限制的就是那些刚进入或准备进入汽车行业的业外资本。”
濒危企业的希望
不过,尽管不少企业人士认为禁止异地建新厂的政策对现有的实力企业没有太多束缚作用,但那些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小企业还是从中看到了希望。
“工信部异地建厂政策并没有明确的政策期限,如果一直执行下去,长期来看,总会有企业需要买‘壳’,毕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在全国准备好了布局,而且也总会有业外资本想进入这个行业。现在就看谁能坚持到那一天,有人来买,我们就出头了。”南方一家“壳资源”企业的老总表示。
责任编辑:xj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1.6L性价比排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