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轿车销售37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8.7%;市场规模达到5143亿元,同比增长8%;市场销售平均价为13.9万元(去年为14万元),这是三项指标都是2002年以来增长最低的时期。市场总体表现为:消费水平不减,消费能力下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中国汽车市场仍然是全球最兴旺的市场。从市场规模指数看,今年9月的市场规模指数为611.4,比去年同期低23.9点,而市场的下行是从4月开始 的,这种下行与汶川地震有关,与我国宏观经济下行也有关,再加上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未来的市场不容乐观。但从整体看,除了增长率有明显下降外,市场走势的规律没有变化。换言之,只是流入市场中的资金量减少了,市场并没有停止增长。而且,根据市场走势的规律判断,10月还将继续下行,11、12月可能会变化,但基本规律不会有变化。
结构变化凸显政策影响
与历次经济下行的情况近似,今年高价车占销量的比重正逐渐加大,但与往年不工的是,中价车的销量比重在下降。
|
高价位 |
中价位 |
低价位 | ||||
|
高端 |
低端 |
高端 |
中端 |
低端 |
高端 |
低端 |
价格区间 |
价格≥26 |
26>价格≥21 |
21>价格≥18 |
18>价格≥14 |
14>价格≥11 |
11>价格≥7 |
价格<7 |
08年(前三季度) |
7.6% |
7.9% |
5.2% |
13.4% |
18.9% |
29.2% |
17.9% |
07年销量比重 |
5.6% |
8.5% |
9.0% |
16.9% |
16.1% |
26.4% |
17.6% |
06年销量比重 |
8.1% |
9.8% |
6.3% |
9.9% |
22.2% |
24.3% |
19.3% |
05年销量比重 |
5.7% |
10.9% |
6.8% |
11.1% |
24.3% |
18.3% |
22.9% |
04年销量比重 |
7.3% |
11.3% |
11.5% |
17.1% |
12.6% |
22.2% |
17.9% |
03年销量比重 |
6.2% |
15.1% |
7.1% |
21.5% |
22.5% |
10.1% |
17.6% |
02年销量比重 |
10.4% |
12.4% |
3.4% |
23.1% |
18.3% |
14.4% |
18.0% |
尽管国民经济进入下行阶段,很多白领降低了购车意愿,政府也停止了政府采购,但中国的高收入层依然大胆购车,并不受宏观经济影响。因此,今年前三个季度的销量结构悄然发生了变化。前三季度高价车的销量比重比2007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从高价车比重变化情况看,在前三季度的比例中,高价车的比重比上半年的比重加大了;中价车比2007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中价车前三季度与上半年比例相比,呈现出中价车高端比例下降,中端保持不变,低端增长的局面;低价车则比2007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与上半年结构相比,呈现出高端保持不变,低端下降的局面。
从整体看,中价车的比重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低价车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而这种结构的变化也解释了市场销售平均价降到最低点的原因——低价车比例加大,中加侧比例下降。
在总体增速下行中,各价格段市场的表现并不平均。与去年前三个季度相比,高价车销量增长11.6%,而去年前三季度对前年同期的增长率仅为5.7%,即今年高价车的销量增长率大大高于去年,或许明年这一比例还将增高;中价车增长4.2%,而去年同期的增长率为28.5%,28.5%的增速是过去几年中最高的;低价车增长11.6%,去年同期的数字为30.4%。即市场增长呈现M形,高价车提速增长,增幅提高了6.1个百分点,中价车增速是三个价位市场中增速最慢的,增幅的下了24.3个百分点,低价车增幅下降了18.8个百分点。
根据结构变化的特征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的下行已经影响到了汽车的消费,尤其是影响到了中价车的消费,这部分消费主要来自政府用车、公款消费,以及部分中高级白领的消费。
[NextPage]
中系车发展的新趋势
今年是宏观经济下行的年份,对汽车市场来讲也是重新洗牌的年份,从车系间的竞争看,目前中系车(自主品牌)处于劣势,日系车、德系车的市场占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从发展趋势看,目前中系车呈两种发展趋势,一是由低质低价小排量向相对高质高价大排量方向发展;二是老国有企业开始发力,90后企业“洗牌”现象明显;三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在中系车中,一汽红旗增长强劲,江淮汽车表现出十足的后劲,这是前所未有的;在90后企业中,吉利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吉利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来自向中等排量发展的部分。但同时,吉利在平台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吉利在老底盘上配置出两厢、三厢,以及不同排量的车型,在各个细分市场展开竞争,对其保持低价优势,稳固低端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比亚迪是一个新进入汽车圈的企业,在人们怀疑其是否能站住脚跟、是否能如其所说持续高速发展的时候,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已呈小荷尖尖之势。在未来中系车的发展中,无论在技术领域还是发展模式、发展速度上,比亚迪都可能写下重重的一笔,其在产业中的分量之重,绝不亚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汽,只是目前尚未引起政府和产业足够的重视。
就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看,一些90后中系车企或许难以渡过这轮经济低潮期,一些企业将从低潮期开始逐步走强。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市场原本已经成为世界最受瞩目的市场,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中国市场的魅力将进一步显现,各跨国公司将加大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度。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产品投入的数量将增加,以摊销平台开发的成本;同时将全球最好的销售人员派到中国来,以增强销售能力。
在当前的状况下,中系车企将与使出全力的跨国公司进行竞争,这轮竞争将异常残酷,但经过这番洗礼,中系车企将变得异常强大。这种状况与抗日战争中的情况非常相似——中系车企正接受着最残酷的战略防守阶段,并正向战略相持阶段转移。而且,一些车企在产品上已经具备了战略反攻的实力,但要实现战略反攻尚待时日。而何时进入战略反攻,这与政府的政策有直接关系。
从目前中系轿车生产的情况看,在市场下行的背景下,流动资金都困难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此时如果政府将暂停的政府用车采购恢复起来,并在采购中系车上加以倾斜,相信对支持自主品牌会有一定作用。
四季度及未来
就整体市场而言,今年四季度没有好转的可能,会保持三季度以来的局面——在低水平上运行,不会出现更冷的局面。明年会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总体状况应好于今年三、四季度的情况。
受宏观经济影响,启动内需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再加上国际、国内能源原材料价格下行,为新一轮投资带来良好的机会,也为企业控制成本带来了良机。相信政府会在促进汽车消费方面有所动作,因为汽车产业是带动相关产业最多的产业,启动一个汽车产业相当于启动了50多个产业。但是,由于政策具有滞后效应,因此,今年四季度市场不会有大的起色,明年市场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市场增长率未必低于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