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车网用户登录

换一换

第三方登录:

手机继续看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宝马-宝马3系

华晨宝马缺陷零件暴露体系漏洞

2019-11-6 7:04:00 选车网 原创报道组 收藏

近日,一篇发表在选车网品牌论坛的帖子在网上掀起波澜。发帖人称,宝马出问题的B48发动机平衡轴就出自其所供职的德国公司,工人时常边喝酒边操作,懈怠和不严谨的工作态度是造成产品缺陷的原因。实际上,在中国,华晨宝马所坚守的“零缺陷体系”的确正在一次次的质量事故中暴露出体系存在的漏洞。

华晨宝马“零缺陷体系”正在坍塌

汽车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有人说是驾驶与操控,有人会说是安全与可靠性。说穿了,汽车作为一件极为复杂的工业产品,最重要的本质还是质量与品控。无论是定位在什么级别的汽车,品控不成体系,质量把控不住,一切都是将是空谈。这个道理亘古不变,对劳斯莱斯一样,对华晨宝马也一样。

近期的发动机平衡轴事件十分蹊跷。按道理,如果出问题的平衡轴来自同一的供应商,那么海外市场已经启动了召回,中国市场没有不召回的理由,除非华晨宝马采用了双重标准对待中国用户。如果采用了不同的供应商,为何67辆停止交付的车辆中,还包含了长轴距的华晨宝马全新3系?华晨宝马方面为何迟迟不能给出官方解释?这一切都答案目前只能留给公众和媒体去猜测,然而猜测的时间越长,其实对华晨宝马越不利。

华晨宝马“零缺陷体系”正在坍塌

实际上,华晨宝马自2003年成立至今的16年间,从未有过像今年如此频繁和大规模的召回。根据国家市场质量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2019年截至目前,宝马启动了10次汽车召回,其中共计47.68万辆由华晨宝马生产的国产车型。分别涉及到尾灯、安全带螺栓、安全气囊、驱动电机控制单元电路板、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管道加热器、轮毂螺栓等装配或材料设计问题,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召回修理或更换。虽然主动召回可以视为主机厂负责任的表现,但同时也恰恰说明,华晨宝马所坚守的“零缺陷体系”理念,也仅仅停留在理念的阶段,或者说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华晨宝马“零缺陷体系”正在坍塌

就在两个月之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16年来,华晨宝马始终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理念,在逐步有序推进本土化进程中,与供应商合作建立了一系列高标准的零部件制造与供应体系,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制造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典范。”然而,单从发动机平衡轴一件事就能看出,不但华晨宝马的供应商没有展现出高标准的制造水准,其供应商体系、品控能力也颇为令人质疑,至少没有达到豪华品牌的高基准线,更谈不上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作用。倘若发帖人描述的供应商工人边喝酒边操作的工作状态属实,恐怕连如今的自主汽车品牌的供应商都要比华晨宝马职业和严谨得多。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年华晨宝马的整体的品控能力、品控投入都在走下坡路。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华晨宝马对品控的粗放态度。在不再坚守匠心精神之后,也凸显其过分自信甚至傲慢的硬伤。

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宝马集团在华累计交付新车52.6万辆,同比增长14.4%,而全新宝马3系在换代之后销量却持续下滑,9月,华晨宝马3系在9月份销量仅7026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达到45.6%。本应在换代之后再次扛起销量主力全新3系遭遇滑铁卢,让华晨宝马措手不及,终端价格已经被迫开始了松动,而消费者仍然死死得捂住荷包,等待更大的优惠到来。在发动机平衡轴事件曝出后,有网友表示,这下全新3系打8折恐怕都没人买了。

华晨宝马“零缺陷体系”正在坍塌

目前,显然华晨宝马已经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有消息称,华晨宝马正在委托公关公司撰写公告,力求消除发动机平衡轴造车的不利影响,但如果不在国内启动召回又涉嫌隐瞒质量缺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明确规定,企业发现问题并没有按照正常程序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并且进行公示属于违法行为。

随着中国市场向着更加个性、多元、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发生转变,对豪华品牌会更严苛,对质量品质的要求也更高。以此来看,华晨宝马即使有再高大的品牌外壳,也难掩品控体系的脆弱。如何打造出真正的“零缺陷体系”,让用户重拾对品牌的信心,或许是摆在华晨宝马高层最棘手的问题。

<< 上一页1下一页>> 本页阅读全文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关键词: 华晨宝马 发动机平衡轴 召回 零缺陷
责任编辑: zy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实用工具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010-5171 0701

官方微博 公众号 手机端

选车网 · 北京正则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 chooseaut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大街248号机械大厦1003室

京ICP备12003842号-1      京ICP证100662号
京网文(2019)2401-23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77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5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