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车网用户登录

换一换

第三方登录:

EN
手机继续看
当前位置:首页 > 一周新闻

科鲁格:用中国数字开篇新百年

2016/5/9 9:21:00 选车网 管学军 收藏

庆祝宝马公司成立百年的系列活动5月5日在京举行,在题为“划时代的推动力——宝马集团未来展”北京站新闻发布会上,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先生首度在京与媒体见面,讲话简短,但道出了宝马新百年的开篇词——用中国数字书写宝马新百年的开篇词。

新闻人物大图.jpg

科鲁格先生在致辞时说:“中国目前是宝马集团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对我们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销量的意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宝马集团将百年庆典系列活动(除德国之外)的首站放在北京。

尽管科鲁格先生是首次在华露面,但他看起来对中国市场了如指掌,他说:“中国汽车消费者中90后人群的占比在2015年是15%,到2025年将增长到45%。换句话说:新一代的客户生来就是数字化的一代。”

从汽车行业发展的进程看,今天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就是从机械化转向数字化。而中国消费者对数字化的需求比世界任何市场都强,中国的消费正在影响着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正因为如此,宝马不仅在中国投资建厂,而且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

当年,在中国刚刚开放市场的时候,甚至在和跨国公司谈合作的时候都不敢提研发中心的事,生怕“要价太高”把人家吓跑了。当中国汽车市场有了一定规模的时候,我国才在产业政策中提出,要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如今,建立研发中心已经不用政策来强制了,而是变成了跨国公司发自内心必须做的事情,因为这牵涉到争夺中国市场未来的成败。

科鲁格在讲话中说:“我们对中国的重视还体现于我们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一个创意与设计工作室和一个互联驾驶研究院。这些机构将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洞察中国客户的需求,以及我们该如何与中国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科鲁格先生加重语气说:“当我们放眼未来,下一个100年,由科技的进步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个人交通出行将发生巨变。个人交通出行将日趋多样化。展望下一个100年,宝马集团致力于打造具有突破性且负责任的解决方案。我们对未来个人交通出行的愿景是确保轻松、按需提供,并针对每位客户的个人需求量身定制。”注意,这点和“中国制造2025”非常吻合。历史证明,哪家公司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相悖,那么这家公司在中国必将失败。

20年前,在中国生产宝马汽车几乎是不能想象的事,我当年曾经采访宝马驻华首席代表,问他宝马是否准备把摩托车拿到中国来生产?他的回答是:“我怕把宝马摩托给糟蹋了。”自从2003年华晨宝马成立以后,宝马进入中国的速度不断加快,销量持续增长,对华合作逐年加深。科鲁格接任宝马总裁一年时间,而这一年宝马在中国发展的加速度是空前的、是深刻的。科鲁格先生说:“长期来看,我们计划将两家工厂的总产能提高到40万台。现在我们的国产车型已有4款,未来几年内将增加到6款。在今年年初,我们在沈阳的全新发动机工厂开业,生产最新的3缸和4缸发动机。发动机产能与两家整车厂的需求相匹配,目前每年最大可达30万台。这对于我们本土化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让我们的所有本地生产的汽车都可以装备上本地生产的发动机。”

他同时介绍说:“我们也在扩展本土供应商的规模,在过去6年内,我们在中国供应商的数量增加了6倍:从150家增加到了950家。我们在中国拥有大约18400名优秀员工,这其中也包括我们和华晨集团一起建立的合资企业员工。”

宝马在上一个100年的末期进入中国市场,并为下一个100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宝马集团未来10年的行动纲领是——全新第一战略引领未来交通出行趋势驶入“下个100年”。在中国数字化消费方面的需求影响到汽车科技进步方向的时刻,科鲁格先生来到宝马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中国,并将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要务,与中国消费者一起分享过去100年历史的辉煌,宣布下个100年的发展方向。

可见,科鲁格先生已经定下了下个100年历史书写的重点——中国,中国的重点在于数字化,无论是汽车的数字化控制,还是个性化定制,乃至工业4.0。上周确实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大事,但宝马的中国战略太具代表性了,并将影响其他跨国公司在华的发展战略。因此,我们选择科鲁格先生为本期一周新闻人物。

<< 上一页1下一页>> 本页阅读全文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关键词: 科鲁格 宝马 宝马百年
责任编辑: zhongli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实用工具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010-5171 0701

官方微博 公众号 手机端

选车网 · 北京正则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 chooseaut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大街248号机械大厦1003室

京ICP备12003842号-1      京ICP证100662号
京网文(2019)2401-23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77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5971号